第113章 109这无比强烈的既视感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大乾忠良的模样。

当然了,朝廷各方面对边镇异姓十郡王的监视和制衡都是少不了的。

这种情况下徐郎君别管是实名还是匿名,跑去举报人家张郡王、李郡王要谋反,或许会引起一些重视,但成功的概率非常低。

在大乾皇朝武道兴盛的背景环境下,一个不慎,逼反两个武圣,他们就算拉不出队伍来,只凭自己兴风作浪,都够大乾官方头疼。

江湖草莽上南北二圣成名那么多年,至今也只被剿了一位南圣。

北圣秦武在河洛东都搞出大新闻,虽然被不停围剿追杀,可直到现如今仍没有落网消息。

徐永生微微摇头,收回望向东方的视线,继续在灵州城外信步而行。

如今已是九月深秋,田间地头秋收完毕,整军备战也不耽误收成,年轻力壮者接下来大多要充当民夫,保证大军后勤。

乡野间剩下的大多是老幼。

徐永生行走在其中,没有多问,只是静静旁听人们说话,虽然方言听来有些吃力,但连蒙带猜也能听个大概。

整体而言,对于灵州郡王谢峦,大都是夸赞,称赞其军纪严明,体恤百姓,赏罚公正。

对谢家大郎谢华年同样赞誉有加。

有人明确提出,如今灵州内外,治军不提,治政的功劳到该有一大半是记在谢华年身上而非其父谢峦身上。

就连谢三娘子谢初然,在民间都有不错名声,常听人提及她乐善好施,巾帼不让须眉,大气飒爽,时不时在民间为百姓分忧解难,只是近两年听说去东都上学,故而大家才见得少了。

很快又有人说听闻谢三娘子最近又重回灵州,引得不少人为之振奋。

大家皆说谢王爷虎父无犬子,膝下子女都是好样的。

不过很快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

同谢家大郎、三娘比起来,谢二郎就有些比上不足比下也不足。

谢今朝在家乡的名声倒也不能说很差,总体而言也能听到不少他为人打抱不平的例子,但还是争议颇多。

很多人对他的评价,乃是……

浪荡子。

成天游手好闲。

徐永生听到如此评价,便不禁想起当初在东都时,谢二郎谢今朝,便是如此评价黄家幼子黄斌的,如今谢今朝也算是吃回旋镖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