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十万兵

赵怀安的这番话直接把在场的保义將们给嚇坏了,他们从来没见到大郎说的这么严重过。

一些有那个意识的,立即在心中上了弦了,晓得芍陂是节帅的逆鳞,於是暗暗发誓,绝不在寿州买一块地,怕到时候说不清楚。

可依旧有些人全当无所谓,毕竟咱们主公仁厚!也没见过大郎杀过兄弟们啊!

听听好了。

一念之差,不晓得日后要付出多大代价。

但不管其他的,经赵怀安这么一正色,原先轻鬆的氛围荡然无存,连赵六、豆胖子都不敢开玩笑了。

这一刻的赵大,真是杀气腾腾。

倒是袁袭这会接过话头,抱拳对赵怀安,说了另外一个层面的东西:

“主公,掌书记所言,已是尽善尽美,属下只补充一点。”

“治所之选,不仅是我保义军的內政,更是天下诸藩和有识之士看我保义军的一面旗帜。”

“若选光州,则天下人皆视我等为守户之犬,不过是想偏安一隅。若选庐州,则有重利轻义、

耽於享乐之嫌,以为我等保义军不敢面中原之乱,要龟缩后方。”

“唯有定鼎寿州,方能向天下昭示,我保义军志在四方,欲以淮西为基,北拒中原之乱,南屏江淮之安。此乃大义之所在,亦是人心之所向。”

不得不说,袁袭的確是一个搞政治宣传的一个大才。

他的这个观点,直接就拔高了一个层次,直接將治所选择,变成一种无声的政治宣言。

而袁袭的这番话,更是让赵怀安想得更长远了。

那就是一旦治在寿州,那这就是直接临在前线了,在唐末这会,最乱,最厉害的藩镇全部都是出在中原一片。

如果治在寿州,就意味著赵怀安和他的家人这就是守在第一线了。

而反过来,如果是在庐州,那至少有寿州作为缓衝,他个人和藩镇的统治核心也会更安全。

但也正如此,选庐州还是寿州,基本就是魔下和外界对赵怀安的政治评价了。

而赵怀安的秉性和人设是什么?那就是豪与烈,是那种不服掐,是两横一竖就是干。

把治所设在庐州,那不是告诉人家咱赵大是个孬种吗?

所以就算寿州再是第一线,他也要坐镇在那里,如此向天下人表达我赵怀安的气魄和格局!

不过想到家人,赵怀安忍不住看向了车队后的那架轩车。

他知道,若是从家人的角度考虑,留在后方庐州,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但他不能。

现在是大爭之世,退一步就是步步退!只有迎难而上,方才能靠双拳打出一片基业来。

至於安全?又有谁能说,哪里是绝对安全的呢?

万一真因此而出了事?做他赵家人,这点觉悟还是要有的!

到这里,赵怀安已经不用再听其他意见,直接拍板:”以后我保义军治所就设在寿州。不过现在一切以抗草军为主,目前依旧治在光州,具体迁移时间,等战后再议。”

眾文武齐齐抱拳,大喊“节帅英名!”。

就在一片唱喏中,一骑从前头奔来,兜马报导:

“节帅,霍山县令孙率县父老数百人在县界相迎!”

赵怀安点头,这个老孙是自己人。

於是赶紧催促车驾再提速度,他要赶紧办完霍山家祭,儘快赶去庐州。

去那里作甚?真去看那个户外达人的庐州刺史?给他一个教训?

那就把他赵大想小了。

小啦!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