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统元盛世启,提前五百年的航海(求

但王应琛已经是彻底掌控了权力,將整个辽国的权力都集中到了庙堂,这对於他乃至耶律贤而言,绝对可以算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於一个帝国而言。

——权利的统一,所代表的便是政令的一统。

而王应琛接下来的目標同样也只有一个。

那便是辽东。

这也是时代的必然性。

其实如今的宋国与辽国之间,双方就像是两个极端一般。

地势的不同,所给两国带来的是完全不同的制度方式。

宋——当然是以商业为主。

江南之地多年的商业基础就註定了这一点,包括两广之间的海贸繁荣。

而辽国则是以自己广袤的疆域来大大发展农业。

这一点与原本歷史之中截然不同。

其实按照当前时代的生產力来看,若是长此以往的话,自是辽国这种模式更加適合发展。

因为商业有著一个上限。

而当前时代,农业仍旧是百姓赖以生存的基础。

宋国同样也需要粮食。

至少以当前的土地而言长此以往下去,所能耕种的面积是远远不够的。

但自拿下了北汉之后,这一点便完全不需要去担忧了。

短时间內,这些问题都可以不必在乎。

而顾瑾他完全可以趁著这段时间,去发展北汉之地,让当地的百姓恢復过来,实行开垦的同时在国內达成经济循环。

同样的——

他也可以以海贸之势来与辽国去爭辽东!

这是他必须要做的。

两广到辽东,蓬莱到辽东。

这其中的海路在如今已经不再是什么问题了,包括琉球之地与顾氏之间的联繫等种种,这一切都给与了宋国能去一爭的可能性。

顾瑾自是不可能会放弃这个机会。

要说哪里最为不好。

那便应该是顾瑾彻底被绑在了朝堂之上。

但这一切於他而言也是他该承受的。

国事战事

这一切的种种都需要他去调度。

好消息就是,这一代的顾氏子弟虽然不是那般的优秀,但也算得上是可用之人。

尤其是再加上顾氏代代相传的各种资料,以及各代先人昔年所提出的设想,虽然其中东西並非是全部可用,倒也是有著不小的可取之处。

——以工代賑,税收减免,土地改制。

这一切的手段都是让北汉之地快速復甦过来的基础。

除此之外,顾瑾同样还利用起了顾氏的资源。

让顾氏於北汉之地经营钱庄,提供贷款给当地商户及百姓。

顾氏的財富绝对可以称之为当世之最。

千年积累的底蕴。

给与了顾氏十足的底气。

同样的,利用顾氏的基础也是在刺激经济的復生。

让顾易比较惊讶的是,这一代的顾氏子弟竟然在北汉之地搞起了专门的“工坊区”。

以顾氏和朝廷的名义。

就在整个太原发展起了以地区特色为主的皮毛加工制铁等工厂。

在聘用百姓的同时。

以官方的渠道,通过海贸的方式来发展地方上的经济。

这完全超出了顾易的预料。

哪怕他早已確定,当前九州的商业发展已经超出了原本歷史太多太多,但却压根也没能料到,这种局面竟会提前这么早的出现。

这算是啥?

资本主义的雏形嘛?

顾易倒也並非是有著什么其他的念头,只是习惯性的沿著这个模式继续思考了下去。

眾所周知——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初始,便是因为工业与运输的“动力瓶颈”。

煤矿开採、包括纺织以及冶金等手工业作坊所受到的天然缺陷,无法支撑规模化、集中化的工厂生產。

最后才在“灵感爆发”之下。

经过一代代的叠代,最后產出了蒸汽机。

如今这算不算是工业革命的初始?

顾易也不清楚这一点。

但很显然,当顾氏踏出了这一步之后,他们早晚都会面临到这方面的问题。

在一阵犹豫之后。

顾易也是並未去干涉这一切。

虽然这很有可能对整合九州造成极大的影响,但事情的发展向来不会一成不变,更別说他还有著修正的机会。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