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统元盛世启,提前五百年的航海(求月票)
与以往每次的大胜皆不相同。
此一役——
明明给大宋带来的东西將会远超以往,但无论是对於大宋朝堂也好,亦或是对於顾瑾也罢。
战后所迎来的,却並不是欢庆。
而是最为悲凉的国丧。
开封。
顾瑾几乎是在第一时间便返回了此地,来接管大局。
赵德昭確实不堪大用。
他太老实了。
这一点,从原本歷史之中的种种便能看得出来,甚至都未曾等到赵光义亲自对他下手,他自己便死在了自己的剑下。
这种人可以称为仁义君子。
但却不能成为一个很好的皇帝。
也好在赵匡胤安顿好了一切,无需让赵德昭去做什么,只需要等待顾瑾亲自归来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顾瑾將整个前线军事都交给了杨业。
这是对辽国最为了解的將领。
纵使顾瑾也不甘心,但他也不得不选择回朝,来稳定大局,同样也要安顿好对於此战的奖赏。
开封城,入眼皆是悲凉。
身为开国之君,赵匡胤在整个大宋的影响远超旁人想像。
尤其是这些年来顾瑾再次在整个宋境之內展开了改革,让整个大宋百姓的日子再次上了一层楼。
这一系列的种种都让赵匡胤这个皇帝更加受人爱戴。
如今帝崩,所带来的影响自是极大。
顾瑾一直都在稳定著大局。
不仅仅是庙堂之上,同样还包括了各地百姓的民心。
通过御史台。
他將此一战的结果朝著天下各地散去,就是想要用此次的大喜来冲刷掉帝崩的大悲。
这確实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尤其是听闻到顾氏再次独掌朝纲之后,整个大宋境內的百姓对此皆是欢呼雀跃。
那源於赵匡胤身死所带来的恐惧。
在这种种的情况之下,越来越弱。
而顾瑾也是並未犹豫就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亲手操办了赵德昭的登基大典。
他並未如同以往顾氏子弟那般轻仪式。
相反——
这一次他所举办的登基大典远超以往。
並非是为了面子。
真正的原因同样还是因为赵匡胤的身死,除此之外,也就是他需要向天下人说明大宋乃华夏正统。
局势已经变了。
顾瑾已经清楚的察觉到了这点。
大宋与辽国的爭执,绝对不是短时间內可以结束的。
因为两国的国力都在节节攀升。
且掌权之人皆算有能。
两国相爭就是如此,就亦如昔年战国时期那般,秦国的崛起以及列国的不断衰弱,奋六世之余烈最后才开结果。
至少在当前的情况之下,他还看不到宋辽两国之间的可战之机!
而这同样也是在为了他日做准备。
对於顾瑾所安排的这一切,赵德昭自是不会拒绝。
別说是他。
甚至就连赵光义都是绝对的配合。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
开封九年,三月。
赵德昭於开封正式登基,改元“统元”。
寓意——“一统天下、统御四海”。
大赦天下,赏赐群臣。
时间匆匆而逝。
整个天下之间仍是风起云涌。
——北汉之战的消息,已经彻底传了开来。
辽国那些將领先前所做的一切,在这种情况之下终是遭到了反噬。
不仅仅未能影响到此战的局势。
同样也是让整个宋军与顾氏的威名再次上了一个台阶。
但饶是如此,这一切於当前的局势却也无用。
王应琛在整个雁门关设下了重兵,就是在防范宋军踏过雁门。
他绝对可以称之为此一战的受益者之一。
虽然辽国的伤亡並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