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奋发自研下,以及自研三电架构积累的加持下……
星辰s7的最大充电功率,实际比特斯拉models还快5kw!!
最大可达到 !
领先百万级豪车5%!!”
…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5%的功率,为了实现这个指标,我们研发部门的同事,不知道掉了多少头发,熬了多少次夜。
三电架构的每一丁点提升,都代表着成本的上涨,研发周期的提升。
为此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真的非常非常的难!!”
台下不少人,跟着张大了嘴巴。
直播间。
“我操,牛逼!!!”
“这还是国内发布会吗?怎么都开始对标起百万级豪车了,甚至还超越了??”
“冷静点,只是充电功率超越,当然也挺不容易了。”
“这发布会,听得太热血沸腾了,燃起来了!!”
“不是……你们都听懂了啊?我怎么听得云里雾里的,刚刚那些技术,什么大单体、碳化硅的都代表什么?”
“没听懂,但他不都把数据列出来了,总之感觉挺吊的!”
“给人一种非常真诚的感觉,这背后得付出夺少努力和汗水啊!!”
……
看发布会的直播人数,开始不断扩散起来。
听不听得懂不要紧。
关键这听起来,也太叽霸燃了!
对标进口百万级豪车啊!
这车得卖多少钱?!
抱着看个热闹的心态,越来越多的人停驻在直播间。
当然。
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正在观看这场发布会直播。
他们震惊。
错愕。
惊叹!
难以置信。
可猛地回过神来。
“这对比法,不太对吧……”
“高压充电模块的成本的确高,可国内哪里来的 ,大多只支持到 ?”
“是啊,你充电功率高5kw,这怎么证明?”
……
许易微微一笑。
仿佛凭空预判到了。
“了解国内充电基建条件的朋友,肯定注意到了。
国内目前布局的超级充电站,也才最大 ?
并且。
现在大部分的充电桩,还停留在 ,也没用武之地啊。
哪怕是搭载了这么强大的充电硬件,如果没有适配的充电站,不就白白浪费?
技术搞得再高端,落不到实处也是徒劳。”
……
“是的,为了解决这个重大难题。
我们苦思冥想,最终从国内的纯电公交行业,得到了灵感。
我们独家自研了能搭载到乘用车上的——双枪充电技术!!”
说完这一句。
大荧幕再度一变,出现了星辰s7的充电场景。
一个极其抽象的画面出现了。
空置的充电站,一台显眼的星辰s7停在中间的位置,先插上了一把充电枪,这是所有新能源车充电的常规操作,但此时这名星辰员工却没停下,他再度来到另一边,充电口弹起,将另一把直流充电枪也插上了。
就这么朴实无华的动作。
却让所有人的大脑宕机了。
等等。
车屁股两边都是快充口的新能源车?
哥们你大发明家啊!
…
“搭载了双枪充电技术,在城市里随处可见的 ,实现最大 。”
“如果是两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