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许易:我不会独享这份荣光!(1000

第 许易:我不会独享这份荣光!( )

在研发中心试完工程车。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星辰内部的中高层,都在频繁的开会时间中度过。

主要是布局新车工厂预生产,和商谈发布会前的准备。

而今星辰汽车在地方的规模,已然有了独当一面的趋势。

如今——

在街头巷尾都能普遍看到星辰mini的存在,开车的有年轻人,有女性,也有中年人,甚至是老年人。

其中宝妈和年轻女性,占了有近四分之一的销量。

足以说明星辰mini在女性群体的市场,有多么讨喜了。

赫然成为了本地最常见的代步车之一。

地方这边,为了支持星辰汽车的销量,又单独颁布了针对星辰mini新能源车的年度新能源补贴。

【购买价格四万多的星辰mini,可以领取到 】

除此之外,有报废燃油车或者旧车置换的,还可以享有六千元补贴。

这么一来二去。

就是一万元的减免!

让星辰mini在本地的销量猛涨了一大截。

附近的城区和工业区,充电桩相关设施,以及道路公共设施的建设,也比从前要高出一大截。

可以看到。

自从星辰汽车与f1工厂、星辰电池厂落地后,相关的领导来视察,每一次见面都是喜笑颜开的表情。

特别是星辰mini销量,突破两万五千台那一个月,脸差点笑裂了!

期间。

许易带着公司高层,参加了好几次市政府的组织“汽车产业供应链协同发展招商会”,落座在前排。

由地方出面,对接了一些搬迁过来的供应链厂商,和地方原有的下游工厂深入合作。

汽车公司销量的爆发增长,会形成强大的“磁场效应”。

尽管核心的三电都是星辰自研自产。

但更底层的原材料、轻量化零部件、座椅玻璃配件等,可是需求量巨大,慢慢有了产业链集群的趋势。

甚至有不少供应商表示,愿意主动折扣降价,拉长账期、承诺优先交付和质量交付,只为和星辰汽车签订长期供应合同。

对于这种事情,星辰这边当然不会拒绝。

一来二去,相关零配件的物流成本,和采购成本进一步降低了。

……

回到主题。

对于整个上半年来说。

甚至是成立公司以来。

近期绝对是星辰汽车最关键的时刻。

同样。

也有大量的问题要解决。

当前最首要的一大问题。

就是没钱了。

——是的。

在许易这么大手大脚“砸研发”、“搞大基建”、“挖人才”,“搞深度整合”的情况下。

即使有着上市即卖爆的良好现金流,星辰汽车账面流动资金,终于也是烧得见底了。

仅仅剩下不到五个亿。

要用这笔资金完成接下来的预生产,撬动大量供应链,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到时候。

发布会开了,订单锁爆了。

车子一个月只能交个三四千台——那就真搞笑了。

等半年到大半年再把产能拉起来,到时候友商的新款发布可能都要跟上了。

尽管对电池技术这边,许易有着自信。

但越是能抢先独占市场,越能占尽天时地利的道理,是个人都懂的。

因此动作必须要快,产能必须要提前拉起来。

而今摆在面前的,无非两个选择。

一是拉融资上市。

目前星辰汽车在市场上表现出了不俗的销量,且还有自己的三电技术积累,远非当初那个靠老头乐起家的小厂。

在市场看来,这家公司很有潜力。

期间已经有不少大投资机构,想方设法找到星辰联系。

表达出强烈的投资意向。

只要融资了,就有钱。

只要让出一点点股权!

换来的就是百倍千倍的资金!!

甚至。

只要再多放出一些大单体电池包的技术与消息,那么投资界大佬的目光,都会关注过来!

先来两轮融资,再发布会上市。

直接就财富自由了。

在如此强烈的诱惑下,很少有人抵抗住诱惑。

不过这一切。

都被许易单方面给否了!

独裁这一块儿~~

的确。

在投资机构看来,有这么好的市场表现,马上融资上市,套现大捞一波才是王道。

否则,没大资金的投入,根本难以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

哪怕技术跟得上,生产和后续扩张也要拉胯。

但在许易看来。

这和贱卖有什么区别?

融资上市稀释宝贵的原始股权不说,现在这个估值,也绝对代表不了星辰汽车的未来。

而且——

研发型公司,应对上市财报要求,需要定期披露核心技术信息与进展,就算有绝对控股权的情况下,在外部大资金和资源的干预下,也可能导致一些内部长期研发计划受到影响,不利于许易对公司的绝对控制。

所以。

他选择的是第二条路。

办公室。

“许总,‘工业资产抵押贷款’、‘知识专利产权质押贷款’的手续已经办齐了,另还有地方城投作为担保的‘信用贷款’,总计是 ……”

梁守拙与站在一旁的财务部经理,正在进行整理汇总。

这一次。

他们用工厂的土地、厂房、设备做抵押,向银行申请“工业资产抵押贷款”。

除此之外。

还将除极星电池以外的,公司核心专利技术权,也打包做了纸质产权抵押。

再加上城投担保的五亿元。

总计是二十五亿。

要不是因为星辰科技大厦是整租的方式,这会许易连大楼都抵押上了。

“好,贷款落实到位了尽量安排到生产端,准备好产能的预热,然后咱们就可以进行召开发布会的前期工作了。”

许易点点头。

造车毕竟不是造普通的手机和电子产品,没有几十亿的资金,供应链生产都玩不转。

“威能电池那边的融资计划准备,进行得怎么样了?”

许易又问。

没错。

他刚才只说了星辰科技和星辰汽车不会融资上市,但又没说大量持股的威能电池不进行融资上市!

不等式直接秒了!

况且,国内车企拆分旗下的电池、零部件子公司上市,也算是行业主流玩法了。

而威能电池作为星辰汽车的现在的一级供应商,产能经过大幅扩张,磷酸铁锂的电芯技术又跟上了第一梯队的主流水平。

还有星辰科技长期授权的“极星大单体电池”的使用专利这个大杀器在。

根本不愁融不到钱。

且威能电池公司除了星辰汽车的大笔订单外,之前也是有独立运营业务和营收的,包括现在还在扩招自己的研发团队。

完全可以视作一个独立子公司,进行融资上市。

等于说。

威能电池将来长期会作为星辰汽车的一线代工厂存在,但不光供应星辰汽车,还可以对外供应低一级的动力电芯,作为独立业务运营。

而新建成的星辰电池厂,许易计划成立一个星辰能源。

星辰能源旗下的顶级动力电芯,将专供给星辰汽车生产与使用,并后续还可以扩展充电站建设与储能业务,必要时也可以进行拆分上市。

梁守拙微笑:“有不少投资机构和大投资公司发来了投资意向书,想要进行深度融资洽谈,而且给的估值还不低,大约在三十亿上下。”

按照威能电池经过多轮产能扩张,总共7gwh的总产能,未来两年内还有将产能扩张到 ,这个估值还算可以了。

这还是因为威能电池,押注的是磷酸铁锂电芯赛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