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整理出一个结论,就连情绪都快要压不下去了——删除无疑代表着死亡,怎么死?他死了,统治游戏再无希望,凯叔怎么办?
下意识地,柴司的目光落在了韩六月闪着水光的额头上。
如果……如果说在湿气入侵的情况下,连她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呢?
换言之,她说的“讯息”,真的存在吗?真的可靠吗?
刚才自己不也想过,不能相信她吗?
假如她说的讯息,全都是用来扰乱我的——
不,不行。
倒数9秒。
柴司深吸一口气,为了逼自己冷静,低下头,紧盯着地面,不再看韩六月。
他的确考虑过,以韩六月的状态而言,她或许发挥不出以往水准、可能会犯错;但这绝不意味着,她不可信——二者是本质区别。
柴司绝不轻易相信一个人,但他信任一个人时,就会信到底;犹豫怀疑,不过是一种畏缩和怯懦。
会产生那个念头,简直就好像……好像有第三个意志,往自己头脑里吹风,想篡改他对韩六月的信任。
等等。
倒数5秒。
一开始确实发生过吧?
好像有另一个声音,一直在劝告他,想不起来自己怎么进电梯,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必多想——然而真相是,如果“不多想”,他们接受了的场景或行动,就会顺势成为下一个现实。
也就是说,电梯里确实有第三个意志,不是电梯播报——电梯播报只是一种工具,不是第三个意志本身。
倒数3秒。
好几个原本看似没有丝毫关系的讯息,都忽然像是露出了自己的边角与全貌,正在向彼此游去,渐渐联系在一起。
就像……就像是“凹”与“凸”,如果分别写下来,正好可以拼凑在一起,仿佛两块特殊的拼图。
“……柴司哥?”
韩六月好像叫了他一声,但柴司已经完全沉浸在思考里了,那一声叫,听起来遥远得仿佛隔了一场梦,充耳不闻。
1.第三个意志一直在试图篡改他的想法。
2.电梯最高载重为 。
有观测时间,那自然有观测者。
从逻辑出发,“篡改”就意味着下场行动了,“观测”则意味着是旁观者、不作出行动。
所以……这个电梯里不止存在着柴司、韩六、第三个意志,还有第四个观测者……
是的,所有讯息,语言的,文字的,状态的,通过分析得出来的……他手头上所有讯息,都像是“凹”与“凸”一样,可以两两形成一个组,彼此补完、拼凑出一个意义,一个真相。
电梯播报给出讯息的形式,不也是这样吗?
给柴司一份,再给韩一份,因为他们各自的讯息,正是为了要拼凑补完——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