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第一个抚掌笑道:“妙极!贤弟真乃我朝栋樑!一番宏论,竟让那北使哑口无言,仓皇而去!看他日后还敢在我大宋士子面前妄谈什么『正统』!”
他语气中充满了与有荣焉的快意,仿佛是自己打了胜仗一般。
苏軾看完后也是忍不住击节讚嘆:“此论直指根本,非深明《春秋》『尊王攘夷』者不能为!你这状元之才,实至名归!”
他本就性格豪迈,此刻更是毫不吝嗇讚美之词。
曾巩虽然素来沉稳,此刻亦面露激赏之色,頷首道:“此文確然不同凡响,不纠缠於具体史实之爭,而从天命、中原、人心三者立论,重新厘定正统標准,可谓高屋建瓴。”
张载跟著说道:“不错,尤其指出辽国『邯郸学步』之弊,以及幽云之民『南望故国』之心,实乃诛心之论,难怪那陈顗难以招架。”
而二程兄弟对此文的核心论点亦深表赞同,认为其坚守了儒家道统的根本原则。
眾人看向陆北顾的目光中,更多了几分敬重。
此前他们只知陆北顾才学过人,然如今见其於国家大义、华夷之辨上有如此深邃见解,甚至能做到正面交锋让辽使退却,心中对其评价自然又高了一层。
而阁內气氛,也因这篇即兴而成的《正统论》以及辽使的仓皇离开而变得热烈起来。
眾人纷纷向陆北顾敬酒,称讚不已。
其实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祝贺,更是对一种理念、一种气节的认同。
陆北顾对敬酒来者不拒,但也未因眾人的讚誉而显骄矜之色。
他心中清楚,这篇文章与其说是驳斥辽使,不如说是对自己心中信念的一次阐发。
经此一事,他更加明確了自己未来仕途的方向。
——要建功立业,守护这华夏文明的正统!
喝完酒,陆北顾站在窗户前透气。
虽然喝了不少,但他的头脑却异常清醒,看著窗外的夜空,心中甚至掠过一丝隱忧。
陈顗虽是辽使,但其人並非莽夫,今日辩论他虽占上风,却也让他更深刻地意识到辽国上层汉臣对华夏正统的执著追求,以及其背后隱含的威胁。
大宋与辽国虽维持著表面的和平,並没有发生战爭,但意识形態领域的较量可从未停止过!
“陆兄想什么呢?再喝一杯。”
苏辙这时候端著酒杯走了过来,或许这时候只有饮酒,才能让他暂时放下对千里之外母亲的担忧。
陆北顾回过神来,俯身拿起旁边的酒杯:“前路顺遂。”
这话一语双关。
“前路顺遂!”
苏辙应和,酒杯碰撞之声清脆悦耳,仿佛是对未来的一种承诺。
擷芳阁內的宴会直至夜深方散。
陆北顾与诸位同年依依话別,自此一別,山高水长,再聚不知何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