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你说华夏正统在大辽?

章衡显然怒极,老实人也是会生气的,这时候要是没人拦著,真就到了物理交流的环节了。

“都少说两句吧!”

林旦的声音也加入劝架,似是正拉著章惇,苦口婆心道:“功名岂是儿戏,岂容你说不要便不要?置朝廷法度於何地?置家族期望於何地?”

这时候,林希好像察觉到了什么,他说道。

“关门!先把门关上,莫让外人看了笑话。”

隨后,爭吵声、劝解声、拉扯声混杂在一起,又透过门缝隱隱传来,虽不闻具体细节,但那剑拔弩张的气氛是无论如何也遮掩不住的。

擷芳阁內眾人面面相覷。

说实话,中了进士,因为对排名不满意就如此大发雷霆,这章惇也是个人物了。

不过福建路作为大宋科举第一路,闽地士子也確实抱团的厉害,都是同乡跟同乡玩,跟其他地区的士子关係也普遍都比较一般,这件事情他们也就都当乐子看了。

去门口听的几人听不太清楚了,便也都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陆北顾端起酒杯,心中暗忖,庙堂之路確实充满倾轧,却未曾想这同年之中,硝烟味已如此之浓。

章惇此人,锋芒毕露,不甘人下,今日能放言弃功名、搏状元,他日若得势,恐非易与之辈。

章衡、林希、吕惠卿诸人,亦非池中之物。

尤其是吕惠卿,隨著其世叔曾公亮进了政事堂,仕途前景也是水涨船高了起来,刚才閒聊的时候他就听说晏几道说,曾公亮早就给吕惠卿安排好了位置。

又过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隔壁喧闹声渐息,似乎是林希、林旦兄弟和吕惠卿合力,总算將爭吵的章氏叔侄二人劝开。

“砰!”

只听得章惇摔门,最后撂下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继而脚步声远去,似是负气先走了。

“行了,关门吧,没得听了。”

晏几道关上了门。

而正当擷芳阁內气氛因隔壁风波而略显微妙之际,门却被轻轻敲响了。

“要开门吗?”

曾巩有些迟疑,他怕是闽地几人来闹事。

晏几道则显得满不在乎,这是樊楼,他怕什么?

隨后,晏几道去开了门。

来人约莫四十余岁年纪,下頜蓄著修剪整齐的短髯,肤色本是风霜磨礪出的微黧,却因为喝了酒显得非常红。

他身著质料考究的深色锦袍,但袍服某些细微处,又隱约透出些许北朝规制,显是久居辽地的汉人常有的打扮。

他身后跟著一名契丹人,体格魁梧,面庞发红,看著也没少喝。

“在下北朝枢密直学士陈顗,诸位何事如此喧譁?方才闻得动静,特来一观。”

他醉醺醺地开口。

说的虽然是汉话,但跟中原汉话明显不一样,更偏向河北那边的口音。

其人正是因“圣像”一事而依旧盘桓在开封未走的辽国使团副使,辽国枢密直学士、给事中陈顗。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