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暗流涌动

御座之上,赵祯的声音透过旒珠传来。

“中书可有具体人选?”

“臣等以为,右司谏吕景初,清直敢言,明察秋毫;左藏副使李绶,精于钱谷,办事干练。以此二人为河北路体量安抚使,持节巡按河北,必能妥善处置灾情,安抚民心.此外,荆湖北路下溪州蛮首彭仕羲,桀骜不驯,久未归化,边地不宁。左司谏朱处约沉稳有谋,堪当大任,可命其为荆湖北路体量安抚使,前往招抚,以靖边氛。”

文彦博这番建议,看似全然出于公心。

然而殿中不少明眼人心头却是明白,把谏院的两员大将调走,此举名义上是选派能臣干吏赴地方公干,实则是要继续削弱这两年来已经连续弹劾掉了两名宰相、两名枢密使的台谏系统。

谏院的吕景初和朱处约也是朝官,他们虽面色如常,但何尝不知这看似升迁的外派,实则是被“礼送”出京远离庙堂呢?

然而这一天的到来,实际上,他们早有预料。

台谏一体,御史台和谏院是分不开的。

御史台经过刘沆罢相前的“自爆”,骨干已被清洗调任殆尽,如今,终于是轮到了谏院。

陆北顾也在后面自己琢磨着。

一开始文彦博说河北的灾情,他并没有马上意识到这件事情的本质是冲着人去的.但当文彦博又扯到下溪州的山蛮,他就明白了过来,这就是在借着不同的事,来把人调走。

那么文彦博,或者说宰执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为什么要今天朝议,迫不及待地就将此事作为最重要的议题率先抛了出来呢?

陆北顾思考了片刻,明白了过来。

“果然是屁股决定脑袋啊,哪怕是已经跟他撕破脸了的前盟友刘沆留下来的政策,文彦博也要坚决执行。恐怕这些宰执们,也被台谏惊人的战斗力给吓到了,生怕自己被弹劾下去。”

御座上的官家赵祯沉默片刻,他未必看不透这层用意,但河北地震、蛮夷未附皆是实情,派员安抚亦是常例。

更何况,借此平衡一下近年来气焰过盛的台谏势力,也正合他意。

于是,赵祯缓缓开口:“准卿所奏。即日便下敕命,着吕景初、李绶为河北体量安抚使,朱处约为荆湖北路体量安抚使,克日启程。”

“陛下,臣亦有本奏。”

首相文彦博奏事已毕,次相富弼手持笏板,稳步出班,说道。

“提举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王安石,自协理包拯整顿开封府吏治以来,明察暗访,革除积弊,胥吏肃然,民讼得平。其才具干练,识度宏远,实为难得之干臣。今度支司总领天下财赋,事务繁剧,副使周湛虽勤勉,然年事渐高,需得力佐贰分劳。臣恳请擢升王安石为度支判官,佐理周湛,以期国用充裕,财赋清明。”

“嗯。”

赵祯没有表示反对,转而问道:“提举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可有人选?此差遣关系京畿治安、赋税、刑名,不可一日乏人.若无人选,朕倒是觉得太常博士、集贤校理陆诜,学行端谨,历任州县皆有政声,堪当此任。”

富弼微微一怔,他们当然是有人选的,不过既然官家开口了,这时候也不好说什么。

而且,不得不说,官家提出的人选,是极恰当的。

陆诜,字介夫,杭州余杭人,是景佑元年的进士,庆历七年的时候参与过镇压贝州兵变,后历任秦州通判、陕西刑狱,在治安维稳方面很有经验,是个临危不乱的狠角色。

富弼只能道:“官家圣明,陆诜必能继王安石之绪,安辑畿辅。”

陆北顾静静地听着,但这第二件事,他却暂时没想明白。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