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谋划东北,编成东北先遣队!

“而且这一个营必须是精兵,还得有特殊技能。”

“既要能打仗,又要会侦查、会和老百姓打交道,还得能在恶劣环境下生存。”

陈铭首先排除了三大主力的营。

三大主力的战斗力没问题,打鬼子是一把好手,但术业有专攻。

他们擅长的是正面战场的硬仗,却不一定适应兴安岭的复杂环境,也未必擅长做群众工作。

这个任务,得找一支更灵活、更全能的部队。

经过反复思考,陈铭终于定下了人选:

“就以侦察营的两个连为核心,抽调神枪手大队一个排、特战大队一个小队(36人),再配上通讯、医疗、后勤保障人员,编成一支‘东北先遣队’。”

侦察营是大军的眼睛和耳朵,虽然平时出场率不如神枪手大队、特战大队,但个个都是精兵。

‘精兵出侦察’不是空话,侦察任务高技术、高风险,必须是最顶尖的战士才能胜任,这在古今战例里都验证过。

至于先遣队的队长,陈铭直接点了侦察营营长刘腾杰的名:

“刘腾杰心思细,会变通,还懂民情,让他带队,我放心。”

王大飞听完,忍不住赞叹:“明白,这部署太周密了,方方面面都有考虑。”

“把该想的都想到,才能少出纰漏。”陈铭站起身,拍了拍王大飞的肩膀。

“我走之后,你既要抓作战,也要抓根据地建设,尤其是兵工厂和学校,不能放松。”

“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随时给总部发电报,总部首长还是很关心我们的。”

“也可以给我发电报,虽然我去学习,但部队的事,我心里一直惦记着。”

“是。”

接下来的两天,陈铭又和王大飞反复核对各项事宜。

从部队的训练计划到根据地的粮食储备,从兵工厂的生产进度到学校的招生情况,事无巨细,一一交代清楚。

直到确认没有任何遗漏,他才放下心来。

“希望明年开春后,能开始向东北压进吧。”

“那么多的好东西,可不能白白便宜了毛子。”

他在心里默默念叨着,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皮带。

一想到东北那片黑土地下藏着的矿藏、森林里的资源,还有无数等着解放的百姓,陈铭的眼神就亮了几分。

思绪一转,又落到了即将回去的后方。

陈铭的嘴角不自觉地柔和下来。

“数月没见到老师了,虽然一直都保持着通信,信里能说清战事、讲透策略,但见面总比写信更亲切。”

“这次回去,能和老师多学习几个月了,正好把这半年遇到的难题,好好跟老师请教请教。”

等天刚蒙蒙亮,陈铭便回到屋里,换上了一身干净的灰布军装。

领口的纽扣扣得一丝不苟,袖口也仔细熨烫过,没有一丝褶皱。

炊事班的老张早就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皮薄馅大,还冒着白气,香味顺着碗沿飘出来,勾得人食指大动。

“首长,这是俺特意给您包的白菜猪肉馅,您路上吃了暖和!”

老张笑着说道。

陈铭拿起筷子,夹起一个饺子放进嘴里,滚烫的馅料在舌尖散开,鲜美的汤汁瞬间充满口腔,心里也跟着暖烘烘的。

这是根据地自产的白菜,猪肉是上个月打鬼子运输队缴获的,每一口都透着根据地的烟火气。

很快,一碗饺子就见了底。

陈铭放下筷子,擦了擦嘴,朝着门口喊道: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