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朝台上努努嘴,眼神里带着点小机灵。
“等陈铭同志这次任务完成,轮换回后方休整的时候,接触的机会不就多起来了?
“到时候您这位‘拥军模范’,多往首长跟前走动走动,寻摸寻摸,说不定还真有机会‘近水楼台先得月’,调到他麾下呢!”
“去你的!没个正形!”大姐作势要打,脸上却忍不住也露出了向往的笑容,眼神不自觉地飘向了主席台方向。(不是女主,别多想)
舞台上,灯光再次聚焦。
伴随着激昂雄壮、几乎要掀翻屋顶的背景音乐,象征着最终胜利的高潮来临!
只见扮演突击队员的演员们,在弥漫的硝烟中奋勇冲锋,动作矫健而充满力量感。
他们以迭罗汉的方式,簇拥着一名高举红旗的战士,奋力将那面鲜艳的、猎猎作响的红色旗帜,稳稳地插在了象征大同日军警备司令部房顶的最高点!
旗帜在特意打强的光束下,仿佛燃烧起来一般,瞬间点燃了全场!
“胜利了!”舞台上的演员们齐声高呼,声震云霄。
“胜利了——!”台下成千上万的战士和群众,被这极具象征意义的一幕彻底点燃,积蓄已久的激情如同火山般轰然爆发!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掌声、跺脚声汇成一股狂热的洪流,瞬间淹没了整个校场,震得地面都在微微发颤。
随着演员们集体谢幕,光线渐渐柔和下来,但那面插在“城头”的红旗依旧在光影中傲然挺立。
台前的人群,无论是久经沙场的老兵,还是初入伍的新兵,抑或是后方来的代表们,此刻都意犹未尽。
他们脸上带着亢奋的红晕,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脑海里一遍遍回放着刚才那震撼心灵的场景:
猛烈的炮火覆盖、迅猛的突击穿插、惨烈的巷战搏杀,以及最后那面在“敌巢”高高飘扬的红旗……
每一个画面都像烧红的烙铁,深深地印在了记忆里。
“太棒了……”
“真解气啊!”
“独立支队……了不起……”
“陈首长……神了……”
散场时,低低的议论声、赞叹声、模仿剧中台词的声音依旧在人群中此起彼伏。
可以预见,今晚的营房里,注定会有许多人兴奋地辗转反侧,回味着这场视听盛宴带来的冲击,梦里或许都是冲锋的号角和那面迎风招展的红旗。
看来,今晚有人要睡不着了。
演出结束,按照惯例,旅长和陈铭需要上台致辞。
旅长首先上台,他声音洪亮,总结了演出的成功,赞扬了文工团的辛勤付出和艺术成就,也勉励了全体指战员。
台下掌声热烈,但更炽热的期待显然留给了后面那位。
当陈铭那挺拔如松、步伐沉稳的身影出现在舞台中央时,整个校场的气氛瞬间被推向了另一个顶峰!
几乎是他刚刚站定,还未开口,雷鸣般的掌声便如同狂风暴雨般席卷而来,经久不息!
战士们用力地拍着手,后排的甚至踮起了脚尖,无数道热切、崇敬的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同志们!”陈铭的声音透过简易扩音器传遍全场,不高亢,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沉稳力量。
“哗——!”又是一阵震耳欲聋的掌声打断了他,他不得不微笑着停顿了一下。
“今晚的文工团演出,非常精彩!它生动地再现了我们八路军战士……”
“好——!”
“哗哗哗——!”
台下立刻爆发出更响亮的喝彩和掌声,仿佛他说的每一个字都敲在了战士们心坎上。
陈铭简要肯定了演出的意义,提到了战斗的残酷与牺牲,强调了胜利属于全体浴血奋战的将士和无私奉献的人民群众。
他每讲完一个段落,甚至只是语气的一个顿挫,台下都会掀起一阵新的掌声浪潮。
那掌声不再是礼节性的,而是发自肺腑的、滚烫的崇拜与认同!
在这个烽火连天、强敌环伺的艰难岁月里,陈铭和他所率领的独立支队所创造的战绩——奇袭大同、连克六城。
一次次粉碎敌人的扫荡,在敌后开辟出稳固的根据地——这不仅仅是胜利,更是鼓舞整个根据地军民士气的精神图腾!
在许多战士朴素的心中,能带领部队打出这样“神仙仗”的陈铭,说是“战神”降临,也丝毫不为过!
军中最敬重的就是能带领大家打胜仗、打硬仗、打漂亮仗的强者!
而陈铭,用他无可辩驳的战绩和今晚文工团演绎出的那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魄。
赢得了在场所有人发自内心的、山呼海啸般的敬重!
那连绵不绝、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就是对他“战神”之名最朴实也最响亮的加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