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发展趋势,和地缘有很大的关系。
,山东,河南四省交界,物产丰富,人口众多,这才奠定了后期反攻的坚实基础。
陈铭选择来到晋西北,就是为了弥补 ,形成一只坚硬的拳头,让晋省形成三个军区三足鼎立的态势。
在村民们热情迎接完后,陈铭叫来了几个主力团的指战员,开始开会。
“汇报一下部队的伤亡情况吧。”
“我先来吧”,孔捷率先开口,“第一团拥有两千五百七十名战士,在这次阻击敌人的过程中,消灭了日军四百多人,伪军一千多人。
“第一团牺牲了四百一十八名战士,受伤七百多名战士。”
孔捷汇报了这次反扫荡的部队伤亡,心里有些感慨。
这次第一团相对以前的反扫荡,减员率大大的降低了,还消灭了大量的日伪军。
全靠独立支队的装备精良,兵员素质优秀。
以前孔捷还是独立团团长的时候,部队缺少武器装备,一个团能有一半部队有枪就算好的了。
子弹更是人均只有不到十发,基本打几枪就要命令部队开始冲锋。
所以每次扫荡,独立团的伤亡都不小。
到了独立支队后,接手了第一团,孔捷才知道什么叫富裕仗。
相比以前的独立团,独立支队的第一团可太富裕了。
不仅步枪能做到人手一支,轻重机枪和掷弹筒更是不少,能配备到排了。
子弹也不是很缺,靠着打炮楼据点缴获的物资,部队能做到人均五十发子弹。
再也不用打几枪就拿着大刀和鬼子拼命了,部队的伤亡直接下降了一大截。
部队的兵员素质也很高,虽然在孔捷心中,独立团的战士们都是好样的,都是好兵。
但不得不承认,独立支队的战士,无论是军事素养,还是文化水平,政治素养都要超过独立团的兵。
拥有这么好的武器装备和兵员素质,要是让他指挥独立支队,孔捷甚至敢和鬼子的一个精锐旅团叫板。
当然,全歼对方就算了,孔捷自认为自己没有陈铭那种,能计算到班的超强脑力和敏锐的战场洞察力。
陈铭指挥作战的时候,孔捷也见过,他发现陈铭总能敏锐的察觉出战场形势的变化,并且随着战场局势频繁调兵。
这种计算能力太恐怖了
能计算到每一个班的超强微操能力,孔捷知道,自己这辈子都达不到陈铭的水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