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歼敌过万,准备解放县城!
孔捷汇报完后,陈铭勉励了对方几句。
孔捷不愧是擅长防守作战,面对那么多的日伪军,都能层层阻击,把部队减员率控制住20%以内,还打出了那么漂亮的战绩。
接下来,到了第三团的李有胜汇报。
“报告,我们第三团这次负责袭扰鬼子的据点,牵扯鬼子的兵力,第三团两千两百名战士,牺牲了六百七十八人,受伤一千零三人。”
“消灭鬼子五百多人,伪军一千三百余人。”
李有胜开口汇报道,不过情绪比较低落。
相比如孔捷,李有胜的成长时间还比较短,军事素养和指挥水平比不上孔捷这个老将。
同时第三团这次承担的任务很重,要在鬼子炮楼据点林立,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方牵扯鬼子的大量兵力。
这无异于在刀尖上跳舞,能打出这个战绩,已经非常优秀了。
“不错,第三团这次的任务危险性很高,能消灭这么多的敌人,还把部队减员率降低到这么低,已经非常好了。”陈铭开口鼓励道。
陈铭并不是单纯的看战损比来判断一支部队指挥员指挥水平的人。
打仗,不能单纯的只看战损比。
任务的困难程度,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战场地形等等因素都要考虑进去。
比如攻坚战和追击战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对比,一个是难打的硬仗,一个是顺风仗,两种仗的伤亡比差距非常大。
难道就能根据伤亡比,就简单武断打攻坚战的部队战斗力比不上追击战的吗?
李有胜能在牵制人数数倍于自己的情况下,歼灭了大量日伪军,还把部队减员率控制在30%。
这种已经是非常优秀的指挥员了。
接下来,轮到了独立二团的何建新汇报了。
虽然陈铭已经知道了独立二团这次的伤亡情况,不过还是要在会议室让何建新汇报。
“报告,本次作战,独立二团三千一百名战士,牺牲了一千四百名战士,受伤一千三百名战士。”
“在支队直属部队的配合下,消灭日军 。”
何建新汇报时的语气有些低沉。
这次独立二团加上支队直属部队,让鬼子三千八百人的联队减员到只剩下一千三百余人。
对日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