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既可以腾出一个多军的围城部队,用于填补东线的缺口。同时打下刻赤后,我们的黑海舰队运输船队才能进入亚速海,把物资海运到玛丽乌波尔甚至未来的罗斯托夫。
这样,我们将来也就不需要确保北边叶卡捷林娜斯拉夫和顿巴斯之间的铁路时时刻刻畅通了,只要另一条备份路线玛丽乌波尔和顿巴斯之间的南北向铁路畅通,敌人就翻不起浪来。而玛丽乌波尔港的物资,可以直接走黑海-亚速海海运来补充,不用走铁路,成本能再降低数倍。”
至此,军事方面的种种细节,都不用鲁路修考虑,集团军的其他中青年参谋们,已经群策群力把整个计划做得非常扎实。
鲁路修也爽快地点头:“这份改进计划,军事上我承认可行,不过你们还要把每个时间节点落实一下。需要用到的部队,时间上也要确保能赶到,而且不能耽误他们赶到下一阶段战役出击地点的时间。
现在只剩最后一个问题:你们有谁知道基辅罗斯大平原地区的粮食征收季节、以及露沙政府往年的征收转运效率?
煤炭留在地里,每个季节都能挖。但粮食一年只能收获一季主粮。基辅罗斯大平原,除了少量的玉米种植区,不用担心敌人抢收后北运。最大的关键在于7月~8月完成收割的冬小麦,如果拖到 ?
你们当中有懂农业的么?据我所知,粮食收割之后,一般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预处理和晾晒,这是至少的,然后才能储运。否则含水量过高的粮食会很快霉变。
所以理论上,农民们手中的冬小麦,至少到9月下旬才晒干可以入库,现在才刚晒干后半个月。但是不知道露沙政府的征税效率如何,需要多少时间完成把这些小麦征收上去、再集中运输到基辅、哈尔科夫等大城市,最后再用铁路北运。
如果能确保‘ ’,那我就完全支持你们刚才变更调整后的那个新进攻计划。
但是,如果因此而导致敌人能得到今年夏末收成的基辅罗斯大平原冬小麦,这就完全不能接受了。”
鲁路修的这个问题,让所有人都一筹莫展。
大家都是军事将领,你问他们种田的事情,他们哪里懂?
他们只要考虑怎么打仗,而鲁路修参谋长要考虑的事情就多了。
冯.博克准将摸着胡渣子揣摩道:“这个问题……只能请教专业人士了,要不就在扎波罗热城内的投降文官里找几个财政官税务官和管交通运输的,盘问一下?”
隆美尔则更加天马行空:“或者,我们可以再想想办法,双管齐下。一边找投降的文官了解往年的征收粮食进度,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远程打击破坏露沙人的铁路运输!
众所周知,整个基辅罗斯大平原连接北方的铁路,一共就两个枢纽。一个就是西部的基辅,一个就是东部的哈尔科夫。其他铁路沿线城市都要先汇总到这两个枢纽,然后才能从那里北运。
参谋长您如果担心这个问题的话,我们可以在未来一个月用飞艇偶尔远程轰炸偷袭后方的基辅铁路和哈尔科夫铁路。
虽然敌人已经有了向上射击的战斗机重机枪,也有白磷弹,可以威胁我们的飞艇。但只要飞艇全程保持最高高度渗透,以基辅罗斯大平原的空旷,敌人未必能发现我们的飞艇、并派出战斗机拦截。
而且,这次我们要轰炸的目标,并不是大城市或军事要塞,敌人也不可能部署防空炮,也不可能周边刚好有野战机场部署战斗机。我们是绕开大城市、专挑铁路沿线防守空虚的位置下手,而且只有投弹的时候降低高度精确轰炸,投完弹就立刻拉高高度逃跑,等敌人反应过来时,我们早就又拉高返航了。”
鲁路修听了隆美尔的这个建议,也顿时眼神放光了。
这真是把飞艇的最后剩余价值都彻底榨干了!
如前所述,随着敌军战斗机和防空炮技术的提升,而且有了白磷弹。现在再让飞艇轰炸重兵防守的战区,或者哪怕只是后方城市,那都是形同找死。
但是,如果避开城市,轰炸交通线,铁路那么漫长,敌人不可能处处设防的。尤其东线战场地广人稀,这一点完全不比西线战场——基辅罗斯大平原的人口密度,和西线海峡对岸的布列颠尼亚是完全不能比的。
基辅罗斯 ,而西线那几个小岛, ,防守严密程度则差得更多。
如今再用飞艇炸伦敦就是找死,一去一个回不来。但炸基辅和哈尔科夫北边的铁路线,完全是有搞头的。
鲁路修最终拍板:“很好!我觉得这个计划不错,就按这个实施!不过导航还是有点问题,如果累积的偏航误差过大,还是要天亮后先大致评估究竟是往东偏了还是往西偏了,然后降低高度,往反方向搜索寻找铁路线,找到就可以扔炸弹了。
如果偏航得太远,低空目测搜索的时间久了,飞艇还是容易有危险的。至于南北方向上的偏航,倒是无所谓,哪怕偏几十上百公里都没关系,反正只要找到铁路就好,具体炸在铁路的哪一段无所谓。
具体细节你们再议一下,我去找俘虏的征收文官,看看他们往年的粮食储运时间和效率如何。散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