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我军就可以逆流第聂伯河而上,进一步进攻叶卡捷琳娜斯拉夫,打下那里,基辅罗斯大平原战役就算是完成第一阶段了。这个阶段,我们希望在一个月之内完成,或者说至少要在秋季泥泞彻底来临前完成。
一旦这一阶段完成了,后续我们才会考虑如何围歼敌西南方面军其余2个集团军、并以基辅城为最终战役目标,争取在基辅打一个包围战。
这个第二阶段战役计划,我其实也已经有辅佐鲁普雷希特元帅大致做过了,只是目前还没法细化,到时候要视第一阶段战役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实现情况、再来具体微调。
但总的思路,就是在泥泞季到来后,我军要借助届时可以投入实战的‘坦克’,来进一步扩大战果,创造敌人意想不到的战役突然性,现在具体就先不多说了。
总之大家要有信心,不要被敌人的总人数暂时比我们而吓倒,我军的准备已经非常充分了,我军的将士也都士气高昂、装备精良。
靠着新夺取的制海权,我们的补给也比往昔更加顺畅,在开打之前就已经在克里木半岛上囤积了大量作战物资,未来还可以利用第聂伯河的航运条件,在攻取扎波罗热之前,都可以靠水路和铁路辅助我们后勤运输,所以不用担心深入敌境缺乏补给。
只有在打到叶卡捷琳娜斯拉夫之后、也就是未来战役的第二阶段,我们才需要担心后勤水运无法利用的问题,到时候后勤可能会稍微艰难一些,主要只能靠铁路沿线作战了。但我相信问题不大,而且二阶段不会持续太久的。”
鲁路修先一口气把本师的作战计划梗概、提纲挈领综述了一遍。
(注:刚才计划对应的地图,如下图。看不见插图的书友请点开本段的本章说)
这里面肯定还有很多细节是大家一时理解不了的,不过没关系,鲁路修本来就给大家留出时间提问了。
果然,很快有负责为大德玛尼亚装甲师提供火力支援的重炮旅旅长凯特尔准将,以及几个刚赶来占科伊不久、还不太了解周边地理环境的团长,就提出了疑问:
“其他方向的敌我部署,我们都能听明白。但既然我们师可以从占科伊进攻特罗伊齐克、实现重大突破,随后再威胁梅利托波尔和扎波罗热,那敌人为什么会只在特罗伊齐克部署区区1个师的防守兵力呢?
他们难道不知道我军的战斗力?还是说过于轻视我军在占科伊方向部署的兵力规模了?抑或是纯粹的情报工作做得太差,被我军的什么欺骗计划给骗了么?”
这是一个很自然而然的问题,既然这里有漏洞,敌人为什么不堵?总不可能是因为儍吧。
鲁路修并不介意大家的心直口快,还点了点头:“很好的问题,不过我相信问出这个问题的,主要是刚到这里还不久,没有及时了解地理环境。我解释后你们就明白了。
如前所述,敌人在赫尔松到亚米安斯克之间,部署了整整7~8个师,而在特罗伊齐克却只部署了1个师,这是因为这两条路线的进攻地理难度差距极大。
连接克里木半岛和基辅罗斯大平原的主要通道,就只有位于亚米安斯克的彼列科普地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