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古有李隆基送哥舒翰,今有尼古拉送

“总司令!不能啊!这种所谓的战机,一看就很可能有诈!”

“敌人太卑鄙了,虽然我还看不出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问题,但我总感觉有问题!”

然而,这些乱糟糟的抗辩,最后都被冯.埃森丢下的一颗重磅炸弹终结了:“陛下已经怀疑我们波罗的海高层将领里有内奸了!认为是有人里应外合往西北方面军背后捅刀子!

那一小撮人,要么是叛国者,要么是反贼!叛国者就是在勾结德玛尼亚人,反贼就是在勾结那些分子!今天谁带头提议拒绝出战的,谁就有可能被宪兵带去审查!陛下已经派了一整个宪兵旅来核查情况了!”

诸将顿时噤若寒蝉,再也不敢反对了。

大家只好分头下去安排,做出击前的动员和准备。

然而,他们谁也没料到,意外才刚刚开了个小头呢。

……

半小时后,喀琅施塔得港内,一场小范围的骚乱就爆发了。

数以百计的基层军官、士官和士兵,冲到街上,大声声讨沙皇,声讨高级将领,认为他们草菅人命,让舰队在毫无把握的情况下出战送死。

这事儿,还真不能怪冯.埃森办事不力。

在地球历史上 、拒绝驾驶主力舰出击的乱子,最后冯.埃森为了平息士兵的闹事,承诺退求其次只是派出了几艘高速巡洋舰出去应付一下。

但即便如此,那次事件最后也导致 、并判决终生流放鲜卑利亚服苦役。

如今这事儿,只是比历史同期提前了一个多月,但情形却极为相似,都是普通士兵觉得出战很危险,不想卖命,然后反抗沙皇。而且因为沙皇的出击令高压程度更严厉了,反抗也变得更炽烈。

一旦闹出大范围的流血,就不是终生流放几十个军官打得住的了。

而且,本位面的沙皇卫队弹压,来得特别快——尼古拉二世已经预感到水兵里有反贼了,刚才冯.埃森上岛的时候,有一个宪兵旅规模的沙皇卫队,是直接跟到岛上来的。

所以水兵们一闹事,立刻就被装备了重机枪的沙皇卫队包围了。最后还擦枪走火,用m 。

然后还立刻抓人,并且把肃清反贼的战果上报尼古拉二世。

仅仅三个小时后,尼古拉二世就接到了负责侍卫的近臣汇报:

“陛下!波罗的海舰队里果然有一些军官被查明和反贼勾结,经过紧急甄别,枪毙了 、 ,累计处决了 !

冯.埃森上将来请示,是否还要舰队继续出战?他认为,海军里的反贼可能已经肃清干净了?”

尼古拉二世当时正在吃饭,闻言惊得银叉都掉在了地上。

短暂的懵逼后,尼古拉二世很快就转入暴怒状态:“什么?居然真查出来那么多反贼?果然!果然!西北方面军打听到的情报都是对的!这些忘恩负义的东西,果然读书越多越会胡思乱想!

陆军士兵都是没读过书的,对帝国多么忠诚?那些海军技术兵,仗着读过几年书就每天瞎折腾!战争开打一年多了,那些战列舰上的官兵为帝国做过哪怕一丁点贡献、杀过哪怕一个敌人么?”

尼古拉二世的眼珠子都变得血红了,他又跟身边的宠臣、神棍们磋商了一下,旁边人都捧着他,认为确实该试炼一下那些不坚定的家伙,看看海军里到底谁才是忠臣。

最终,尼古拉二世终于舒坦了些,咬牙切齿地下令:“计划不变!让冯.埃森上将全力出击!务必取得战果!

还有,调两个宪兵旅上舰!出击之前,让所有水兵交出轻武器,只有宪兵可以带枪,每艘战列舰派一个连队的配枪宪兵控制秩序,巡洋舰和驱逐舰就派一个排的宪兵。”

身边的近臣们闻言都是有些吃惊,担心这种做派会不会强化水兵们的不被信任感。但皇帝已经疑神疑鬼到这种程度了,也没人能劝。

于是,一种彻底依靠武力压制的作战风格,就这样离奇地形成了。

几个小时后,波罗的海舰队全部能动弹的主力舰,在枪口的威逼下启航了。

考虑到高级将领的体面,冯.埃森上将等将军们,还是被允许佩戴佩刀和手枪上舰,但校官以下的所有军官,都被勒令不得配枪。

虽然绝大多数水兵并不是反贼,但是被这么一闹腾,还是离心离德,敢怒不敢言。

而且,虽然 、平摊到那么多军舰上,损失不算很大。可一部分岗位空缺出来后,临时让宪兵填上,还是会出现技战术磨合不利的问题。

这些隐患,真到了打仗的时候,都是骗不了自己的。

……

“唉,在这儿封堵了一整天,什么都没等到。今天难道还要继续堵下去么?”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