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敌人也有了冲锋枪,但我们绝不后退

好在这片海域的制海权始终在皇家海军手上,被水雷炸进水沉没的船,沉得也不快,所以人员倒是没什么损失。

除了直接被炸死炸伤的累计百余名船员外,其他人都可以通过救生艇逃生,旁边几里地之内也都会有友军驱逐舰接应救人。

为了应对这种危险的扫雷场景,卡登上将还特地派了相对最老式的船。动用的驱逐舰都是上个世纪末造的,也就是 。防巡更是选了一些 。

意呆利人随便提的一句要求,就让皇家海军又损失了5艘船。最后还是汉密尔顿上将安慰卡登:就算将来帝国自己的嫡系部队跟进强攻,也还是要确保交叉夹射火力准备的。

所以这次彻底的排雷行动,就当是为帝国自己排的,无非意呆利人首次享受到了彻底排雷后的舒畅进攻机会罢了。

卡登上将也没办法,只能这样自我心理安慰了。

同时因为这些船的损失,卡登上将也开始未雨绸缪,请求海军部再草草修复一些更老的防巡老船,只要发动机能开起来就行,火力都不用检修,直接拉来进行拖网排雷作业。

如前所述,布列颠尼亚皇家海军此前拥有大约 ,加上这次又累计沉了7艘,如今只剩 。

不过,当时的统计口径,都是针对上世纪 。如果把统计口径进一步放宽,把 ~ 。这些船是完全没有战斗力可言的,但拿来执行拖网扫雷却也勉强能胜任,就算沉了也不可惜。

……

9月2日很快就到了。卡登上将终究还是勉勉强强完成了扫雷任务。

而姗姗来迟的意呆利军队,也终于准时登陆,并投入了正面进攻。

带队而来的意军将领,是一名中将军团长,路易吉.卡佩罗,下辖意军2个军、6个师的部队,总计 。

当然,9月2日当天,这两个军并不可能同时全部运到战场,只有其中1个军的2个师抵达,后续4个师会在3~5天内陆续抵达。

有2个师的先头部队,也足够发起进攻了,所以当天一早,布列颠尼亚皇家海军就开始提供火力支援,为意军的进攻铺平道路。

然而,真到了实战的时候,海军的卡登上将还是发现了很多炮击过程中的堵点,一切都进行得不是很顺利。

首先,就是在炮击开始的过程中,又有2艘 、并且坐沉了。

卡登上将得知后,气急败坏地打电话质问:“不是给了你们两天半好好扫雷了么?怎么一开战还会触雷?”

负责的扫雷舰队部将也只好诚恳检讨:“报告司令!是目标浅滩海域还有残余的沉底雷!是敌军战前很久就埋设了的,估计已经被海沙覆盖了、只剩触角还露在水下。我们的扫雷装置主要是针对锚雷的,对于近海复杂地形的沉底雷扫除成功率实在无法保障……”

卡登上将也没办法,事情已经这样了。那些吃水深度5米甚至4米以下的近岸浅水区,确实是扫雷作业的禁区,漏网是很常见的。要不是这次陆军逼着他隔着 、从半岛的北岸炮击半岛最南段海边的目标,他也不至于让老式巡洋舰深入那么浅滩的地方抵近射击。

好在那些地方够浅,那些老船被炸个大洞后,就地坐沉,也还能继续用 ,对岸覆盖炮击也无所谓精度了。

好不容易解决了再次触雷的问题,新的问题却又很快冒了出来。

因为是隔着 ,布军被迫派出了数十架战斗侦察机,组成阵势飞临基利特巴希尔高地北侧,准备靠空中目视侦查,为舰队提供校射信息。

布军机群刚刚出现的时候,德玛尼亚方面倒也确实猝不及防,没想到敌人飞机会来得那么快,被他们白白侦查了 。机群也通过无线电给军舰爆点,修正弹道,着实把山头反斜面的奥斯曼军炸得够呛。

地面阵地上的凯默尔师长,不敢撤得太后,唯恐敌人停止炮击后发起冲锋时、自己来不及回到阵地,只能是局部疏散士兵、硬扛了一阵子炮击。

但 ,正是奥斯瓦尔德.波尔克上校亲自带队,杀气腾腾朝着布军战斗机杀来。

双方略一交手,彼此都是一惊。

布列颠尼亚飞行员们,惊的是德玛尼亚飞行员的空战技术居然如此高超,从飞行技术到咬尾操作再到轻机枪射击的精度,门门表现都很精锐。

德玛尼亚飞行员们惊的则是——对面的对手终于也有射击协调器了!他们的飞机也能从驾驶舱正前方、透过螺旋桨射出子弹了!

虽然德玛尼亚人用这种武器已经用了五个月了,但发现自己垄断了那么久的东西,终于被敌人学去了,终究还是有点心理冲击的。

这是一场双方在武器技术上基本五五开的公平战斗!

世界大战爆发以来,布列颠尼亚人首次在战斗机原理层面追平了他的对手。

“好家伙,他们也会盘旋咬尾攻击了,那就看看谁的技术更好吧!”

波尔克上校也被激发出了斗志,一个殷麦曼机动就把想要咬自己尾的敌机甩开,然后翻身反咬,“哒哒哒”两阵扫射,就把对方打得冒烟坠落。

敌人虽然有了射击协调器,但似乎还没学会“殷麦曼机动”这种如今来说还很高端的战术动作!只有硬件没有软件,还是得练!

战场上,其他德玛尼亚飞行员也是舍生忘死猛攻,他们的飞行技术和战斗技术明显能够碾压。

最终又打出了一场击落敌机21架、己方损失5架的辉煌大胜。

而且因为战场是在基利特巴希尔高地的北侧上空,那地方是奥斯曼军队控制的地区。

飞行员们被击落后,就算成功跳伞,也会落在北侧的山谷小镇埃杰阿巴德。

所以德玛尼亚飞行员有3人成功跳伞,都被友军救了。而布列颠尼亚一方成功跳伞的9人,则都被小镇守军俘虏了。

最终只看飞行员损失的话,德玛尼亚只死了2个飞行员,而布列颠尼亚死17人、被俘9人,损失比2比26(有几架布军侦察机是双座的,后座是无线电发报手,所以被击落会死2个人)。

随着制空权被夺回,布军战舰失去了进一步的校射信息,从北岸隔山打牛的那些军舰,只能按最终得到的报点信息持续开炮。

而地面上的凯默尔师长也很快发现了这一点,立刻果决地指挥部队做出躲避炮击的调整,让敌军对山顶反斜面的压制效果打了折扣。

终于,敌人的火力准备结束了,2个师的意呆利步兵,开始漫山遍野往上冲锋。

而凯默尔手下的奥斯曼部队,则因为被交叉炮击阻挠,进入阵地也更慢了,等他们好不容易重新占住山头,意呆利人已经轻松突破到 。

奥军仅仅靠着仓促架好的重机枪稍微扫死了几百名意呆利士兵,剩余的意兵就杀进了堑壕网,跟奥军展开了近战。

“哒哒哒~”

“哒哒哒~”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