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永远废掉多佛港

司令部的位置,距离港口泊位区还是隔了好几公里的,听不到爆炸的声音也很正常。

副官立刻手忙脚乱地指着远方的泊位区,胡德少将立刻拿起望远镜,朝着那边仔细搜索了一番。

果然,在短短几十秒内,他又看到几个微弱的火光,以及随后升起的烟柱,看爆炸当量,应该不是什么很重磅的炸弹。

胡德少将又飞速思索了几十秒,连忙下达了几条命令:

“立刻让各舰升锅炉、准备出港、同时对空警戒!港区内的岸基防空炮也全部对空自由搜索目标、自由开火!但发现目标方位后要立刻上报!”

“给其他主要基地打电话,询问是否有同样发生空袭的情况!”

一番确认之后,着实浪费了三四分钟,这才得知哈里奇港果然也发现了敌军飞艇的踪迹。

胡德同时从固定电话里得知:那边的敌军飞艇正在朝着哈里奇港的泊位飞去,应该是夜间飞行累积了不少导航误差,天亮后视野好了需要赶紧调整航向、飞向港口。但哈里奇港那边还没挨炸弹呢,那边已经彻底乱作一团,在防止飞艇靠近。

(注:即第 )

而胡德以及他手下的人、之所以迟迟没有发现敌人是炮击而非空袭,这也实在不能怪他们——因为正常的炮击,都是会有尖锐的炮弹破风啸叫声的。

可如果懂一点物理学,就知道所谓的炮弹破风啸叫声,其实是基于一个物理原理,那就是“音爆”。

只有炮弹的飞行速度超过音速,或者非常接近音速、即将突破音障时,才会发出音爆。

一战时正常的大口径舰炮弹出膛速度,怎么着也得每秒700~ 。

但炮弹在飞行过程中,被空气阻力摩擦,速度会越来越慢,极限射程时往往被摩擦到亚音速了——只有 。

比如吃鸡游戏里的“投石机”vss,就是一种亚音速弹枪械,所以静音性超强,吃鸡时被vss打了,根本都不知道是哪个方向打的。

事实上,地球历史上 ,才确认这是炮击。一开始为了防止民心动摇,当局都说是挨了高空轰炸。

巴黎市民虽然一直没看到飞艇,但也无法反驳,就是因为他们听不到炮弹超音速的音爆声。

如今多佛港的情况也是如此,初速 ,炮弹存速只剩4成半,穿甲弹动能更是只剩两成(初中物理公式,动能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飞越了那么远的炮弹,穿甲能力其实已经锐减,好在它们也几乎不可能打中舷侧主装甲带,只能以大约 。

一战时战列舰的水平防护普遍比较薄,因为设计交战距离就很近,哪怕只剩2成动能的 。

“轰!”随着第6轮炮击,停在泊位上的“柏勒罗丰级”战列舰“鲁莽号”被一枚 、炮弹撕开水平装甲和穹甲,在船头的下层舱室爆炸,整艘战舰的头部立刻被开了一个大洞。

胡德少将为首的皇家海军指挥官们,这才终于意识到攻击的来源。

“是敌人的战列舰炮击!不是空袭!一两百公斤的小炸弹不可能有这个穿甲能力!”

他们之前的判断,都是基于爆破的炸药当量来评估的。前线爆炸点附近的军官,汇报的爆炸威力也一直是按中小型航弹来报的。

但中小型航弹,可没有这么强的穿透力!这只可能是专业的尖头风帽被帽穿甲弹!是专业用来穿甲的!

胡德少将立刻通过无线电指挥、要求海面上巡逻的己方轻型舰艇回报情况,是否有看到对岸尤其是东边的敌军港口出动战列舰。

但无线电的通讯可就比电话更慢得多了,再加急的电报,没个五分钟十分钟也不可能发完一个来回。

港口内的舰队官兵,就这般没头苍蝇一样又挨炸了好几分钟。

在“鲁莽号”中弹后,对着“鲁莽号”轰击的敌军炮群射速陡然就变快了数倍,从原先 。3分钟内又有2枚 。

所有的炮弹,几乎都是朝着“鲁莽号”的前脸呼过来的,这也没办法——谁让“鲁莽号”如今是南北朝向地停在泊位上呢。如果是正常战列舰之间的对轰,双方都应该舷侧迎敌,但现在只能是船头对敌。

船头对敌的姿态,事实上还给敌炮提供了更大的命中率:众所周知,远程炮击时左右误差容易调,但远近误差难调。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