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本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轰炸

如今已经有6艘飞艇丢完了炸弹,剩下的飞艇也都拉高了高度。拉高的过程中,又有一艘飞艇被防空炮击中了尾部。幸好炮弹并没有直接爆炸,而是打穿了舵面后,又飞了几十米才炸开,这才只是把这艘飞艇炸成重创、勉强还能往回飞。

但估计也就是把人员安全运回去,回到基地后这艘飞艇肯定是得报废了。

“防空炮威胁太大了,保持 、慢慢校射投弹,轮流投弹!”凯塞林语气急切地调整了命令,他作为空军将领的潜在天赋,也算是在这一战中才渐渐显露、发掘出来。

高度拉高到近 。原本炸直径 ,如今直接降低到了个位数百分比。

最后又补了5艘飞艇的 、 ,顺便还炸毁了一些中小型岸防设施。

轰炸的过程中,露沙人的战斗侦察机也有陆续赶到战场,陆陆续续也有 。

所有战斗机都用后座机枪对着高空疯狂扫射,不过不到 、加上重机枪本身的仰射射程,都不足以对已经爬到 。

倒是飞艇居高临下用机枪朝下面泼水,反而能够偶尔命中个别飞机。激战过程中,累计有3架露沙人的战斗侦察机被击落了。

“已经投弹完毕的飞艇全部返航,没有投弹的飞艇集结,保持 !”凯塞林确认所有有威胁的岸防设施全部被处理掉了,便果断下令艇队转向正北方,直扑港区用剩余的炸弹扩大战果。

至于尼古拉耶夫港那边,今天是没机会去了,还是安心炸炸敖德萨港吧。

一番紧急统计后,确认已经有 。其中2艘被毁伤,1艘是凯塞林自己搭乘的指挥艇,需要留在战场指挥,剩下8艘就全部选择了直接返航。

而凯塞林就带着 、其中 , 。

此时距离空袭开始,已经过去快1小时了,港区里不少船已经开始紧急烧锅炉。

但大型战舰的蒸汽锅炉蒸汽压力上升没那么快,绝大多数船还是处在动弹不得的状态下。

“港区肯定还有防空炮,而且敌人的战斗侦察机一直在监视我们,注意保持高度!经过刚才的实战测算,我发现露沙人的防空炮和战斗机仰射机枪,极限射高似乎不会超过 。

、 、 !如果发现敌军反击威胁,就立刻拉高高度!”

凯塞林通过飞艇的无线电台彼此联络,传达着精确的命令。德玛尼亚军官和艇员们严格执行命令的军纪也终于发挥作用了,大家都很信任长官刚才实战观测到的经验数据,准备再试一次。

飞艇的时代很快就要过去了,大家都能感受到随着战争的进行,敌人的防空火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强。

或许这次的极限施压还会产生少量损失,但只要能验证实战数据,为后续的战友摸索出相对可靠的攻击经验,一切就是值得的!

能额外降低三四百米投弹高度也好,说不定命中率就能比原基础值提升两三成。

第一批6艘飞艇各自寻找目标、飞临上空,在平均 。

这个高度上,炸弹需要将近半分钟才能落到地面,不过最终的落地速度也会快得多,接近秒速 。

这已经比大部分榴弹炮的末端存速还高了,穿甲能力不容小觑,只是仍然远低于加农炮弹的末段存速。

炸弹的延时引信也在战斗前就被统一设置为0.3秒,只要能够穿甲,0.3秒足够炸弹穿到军舰内部深处再起爆。

如雨的小炸弹,很快就笼罩了相当大一片敖德萨港区。

……

“快把船开起来!敌人在我们头顶上扔炸弹呢!把所有隔离阀全部闭上,确保所有蒸汽输给轮机舱!”

凯塞林中校脚下的敖德萨港区内,好多露沙战舰的指挥官,此刻都在这般声嘶力竭地命令着。

无数水兵手忙脚乱地操作着机械,把原本正常启动时需要分配给转舵机构、炮塔旋转机构、泵水机构的蒸汽压力,全部通过关闭隔离阀截留了。

尽量把每一丝一毫的蒸汽,都省给主机用,只求主机尽快达到让军舰开起来所需的最低动力。

哪怕船开起来之后,暂时没法转舵,没法转炮塔,只能直来直去横冲直撞,也在所不惜。

可惜,能够动起来的船,终究只是占了少数,而且往往是小船,还不怎么吸引火力。

港区内目标最明显的,就是“圣叶夫斯塔菲级”战列舰的2号舰“圣约翰号”。

别看这只是一级前无畏舰,但因为当年露沙财政的亏空、这两艘船分别在 / 、最后拖到斯托雷平出来改革,才稳住危局,重新施工。以至于这两艘船都是 。

而这两艘船竣工时,距离无畏舰诞生都已经6年了。露沙海军高层也知道,继续把这两条船按原方案造完没什么意义,所以在这6年里,大改过一次设计方案。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