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本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轰炸

炸弹的落点也在越来越接近装甲炮塔。

然而,正当维塔利少校抄起望远镜朝着天空看去时、还没等他看清飞艇的状况,远处的地面就传来一波剧烈的震动。

所有人都被震得跌坐在地,随后才听到炸弹爆炸的巨响——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可比声波快得多了。

“是传说中的 !呼叫战斗侦察机升空防空!所有机枪朝天自由开火!把新送到的防空炮拉出来!”

混乱当中,军官们试图组织没头苍蝇一般乱撞的士兵们全力防空,但足足过了好几分钟,才有零散的重机枪开始朝天乱射。

而就在这几分钟的时间差里,轰天巨响不断传来,最初的3艘飞艇已经投完了6枚 。还有一座也被近失弹炸坏了一些辅助设施。

只可惜弹药库并不在这些炮塔附近,也没法通过航空侦查定位地底下的弹药库具体坐标,轰炸始终没能造成殉爆。

……

“已确认摧毁两座双联装 ,但并无直接命中。另观测到数座 !”

凯塞林中校的飞艇里,观测手在确认地面情况后,大声向指挥官汇报情况,请求指示是否要让其他后备飞艇补位、再次低空精确轰炸。

凯塞林对目前的战果已经挺满意了,6枚 ,这样的高精度,在飞艇轰炸中是很难的。要不是靠着低空飞行、悬停轰炸,根本做不到这样的战果。

而就在他犹豫时,他突然听到附近传来炮弹呼啸的声音。

“砰~砰~”的爆炸声,在空中陆续爆开。

凯塞林略一错愕,立刻反应过来:“放弃精确轰炸!爬升高度!敖德萨港有部署防空炮!到 !”

防空炮这种武器,在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就已经有了,但当时主要是德玛尼亚一方才有,主要是用来打炮兵观测气球用的,所以讲究一个直瞄射击。

当时的高炮也没有定高引信,必须炮弹直接命中目标才会爆炸。或是等炮弹飞行的时间实在过久了、有一个兜底的延时引信,时间走完炮弹就凌空自爆。

不过这种引信一般是不能在战斗时临时调节延时长短的,而是一开始就统一设定好,只是为了防止炮弹动能耗竭后落地才爆炸、造成误伤。

世界大战刚爆发时, ,渐渐就开始有防空炮了。到了下半年,防空炮的部署范围也开始广起来。

露沙人也有研发出76.2毫米的防空炮,但本质上来说,就只是把原有的76.2毫米野战炮改一个 。炮弹还是原本的破片榴弹。

法兰克人今年刚造的防空炮,也是类似口径的,就用施耐德 。

倒是布列颠尼亚人更追求射速,不但弄了3吋野战炮的大仰角版,还在弄2磅弹的“砰砰炮”。

此时此刻,凯塞林听到了防空炮的声音,立刻就反应过来,急令飞艇队拉升高度。

3吋级短管防空炮的射程,足以覆盖两千多米高度的空域,也足以够到这个时代所有的飞机。只不过飞机速度较快,目标又小,3吋炮射击频率较慢,防空效率才显得低下。

而飞艇速度慢,目标又太大,只要进入防空炮射程,基本就完了。飞艇全靠升限更高,直接升到 。

所有飞艇立刻开始爬升,但这个过程中,还是被地面的少数几门防空炮蒙到了一两炮。

一艘刚刚丢完炸弹、炸毁了一座岸防炮塔的飞艇,被一枚76.2毫米炮弹直接命中,艇身直接就炸断了。

“快跳伞!”凯塞林远远看到袍泽被击中,也是捏了一把汗。他一边催促自己的飞艇继续爬升,一边内心默默祈祷,希望袍泽能跳伞。

几秒钟后,他终于看到那艘即将坠毁飞艇的吊舱里,飞出来十几个黑点,随后打开了白色的伞。

好在那艘飞艇本就丢光炸弹、打算返航了,所以飞艇的航向是朝南的,在逐渐远离敖德萨港。

敖德萨南郊的这些炮台、本来距离德涅斯特河河口也就 ,还有些惯性,士兵跳伞后,应该能远离驻防地带,或许能飘到德涅斯特河的河口泻湖地区,暂时隐藏起来,等待随后登陆部队的救援——

凯塞林是知道鲁路修长官的后续计划的,知道只要飞艇部队这边轰炸得手,破坏了炮台,数小时后,挂着奥斯曼旗的舰队就会赶来。

如果舰队还能顺利压制住露沙人的黑海舰队,第三步的登陆行动才会正式执行。

跳伞的飞艇艇员只要能落地后躲藏个半天时间,就有可能被登陆的友军接应救走。

不过眼下这些都不重要了,如何继续完成任务才是关键。

炸毁岸防炮台是当下最首要的任务,必须确保尽量、彻底摧毁。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