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只要适合这个时代,大舰巨炮也没什

“不过,目前这种优质钢的需求量和应用场景,还是有点少。

我们就算接受了这个采购单价,但买不了太多量。目前我想到最适合用新式高价钢的场景,就只是高倍径、大射程的 。

这些反炮兵火炮,炮钢越好,耐受膛压越高,射程就越高,这是能给战斗力带来质变的。

其他重型榴弹炮,射程和精度都没那么重要,也就没必要上电炉钢了,太贵,用平炉钢也一样的。”

古斯塔夫很坦诚,丝毫不讳言自己的预期采购规模很小。

好在鲁路修也早就预料到这一点了,所以并不介意。

任何新事物刚诞生的时候,旧时代的应用者总是想不到太多应用场景,或是低估新事物能够做的事情。

既然如此,鲁路修帮客户多想几个应用场景就是了:

“古斯塔夫先生,你为什么没考虑在海军舰炮领域,寻找一些三相电弧炉钢的应用场景呢。

陆军的反炮兵加农炮才多大体量?海军有那么多大管子,这一块如果能提升性能和质量,哪怕每艘战列舰多几百万马克成本,海军都是有可能买单的。”

但古斯塔夫显然也想过这个问题,所以乍一听并没有被忽悠到,反而立刻反驳道:

“让海军用你的炮钢?海军的轻巡舰炮/战列副炮,都不需要太在乎自身重量,也不需要太追求极限射程吧?

至于战列舰的主炮,倒是需要高膛压,大射程,可是你们造得了吗?战列舰炮钢,至少需要确保每一层炮管所需的钢材,由同一炉钢水浇成。

你们的电弧炉单缸容量能有几吨?巴里亚级战列舰,单根炮管成品 。

就算考虑到炮管的三层套管结构,最长的内管成品也要 。之前的电弧炉每炉只能出 ……嘶不对!你们现在搞的是三相炉!难道可以直接把单炉产量提升到30吨?”

鲁路修这才笑了:“果然懂行,而且,我们还有一些其他的技术优化,现在不仅仅能做到单炉出钢 !给我们多点时间,未来还可以做到单炉70吨、80吨!”

古斯塔夫的呼吸终于略微粗重了一些,他显然也看到了一块更大的市场。

“要是能让战列舰主炮都用上更好的钢,对于帝国海军的战力肯定能有相当提升,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只可惜,光换炮钢本身,不调整设计,有点太浪费了。好的炮钢能承受更高的发射药膛压,驱动更重的炮弹。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