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城东北、相对靠近港区的,只有印第 。
艾伦比短暂思考后,就意识到那些南亚来的阿三根本不靠谱,那些垃圾只能拿来填线,指望他们增援友军打反击,那就是纯送人头。
所以印 。哪怕这个师已经被打残,只剩下 ~ 。
刚才德军的飞艇临空轰炸时,艾伦比也着实吓了一大跳,但冷静下来之后,他还是判断出,那几十艘飞艇不可能运太多人,哪怕都跟飞行员一样跳伞下来,最多也就一千多人。
只要法军还在抵抗,别让澳新军团陷入直接强攻阵地的窘境,七八千人反推一千多人,肯定还是做得到的!
几分钟的短暂准备后,澳新军团第4师各营,都来不及集结,就各自朝着港区那两座炮台冲去。
等他们陆续抵达时,已经是6点半之后了。
德军突击队此时虽然还没有完全控制各处重炮,但也已经建立起了防线,可以居高临下据险而守,还有坑道网络可以利用。
反击部队首先进攻的,就是港口南侧的罗南炮台——因为那地方离澳新军团防区更近。
然而,澳新军团还没冲上来,德军观察哨老远就发现了敌人,并且上报给了负责这一区片阵地的莫德尔上尉。
“上尉!敌人的援军开始增援了!”
莫德尔听到后,举起望远镜朝着西边观察了一会儿,神色凝重:“我军只有冲锋枪,把敌人放近了打、甚至可以放进坑道口再打!”
“什么?把敌人放进坑道?”莫德尔手下的几个排长还有些不敢置信。
“当然!在地表抵抗的话,敌人用重机枪远程压制我们怎么办?招来炮击怎么办?既然冲锋枪只在地道里优势特别巨大,我们就胆子大一点,把地道入口的一段放给敌人都行!
但是,让无线电呼叫友军,让隆美尔少校那边,夺取敌 !不要担心误伤自己人!我们所有人都躲到地下!跟敌人打坑道战!”
莫德尔这个大胆的想法,着实启发了手下的人,大家都觉得这招虽闻所未闻,但确实极有胆略。
……
库克少校是澳新军团第4师某营的营长。
6点 。
出发之前,他从师长那里接到的直接命令,就是各营以营为单位,不用集结,就直接冲去罗南炮台等地增援。
他火急火燎带了 ,但打残了只剩 ,山顶上还在激烈地交火着,各种响声不断传来,似乎法军水兵还在殊死抵抗。
库克少校完全不知道上面的情况,也不知道哪些阵地还在友军手上、哪些阵地已经被敌人夺取了。但他没得选择,现在必须争分夺秒,所以他就义无反顾地不等侦查、不等火力掩护,直接往上冲了。
高地并不高,总共也就一百米的海拔,在滨海城市这已经算是制高点了。
库克少校沿着山坡冲了短短 ,便来到一处被炸开的坑道口,四周静悄悄的,远处深处却还有喊杀声。
他只是观察了几秒,便觉得友军可能是被逼到了炮台深处,可能是还在死守各个火炮室,他也不及多想,立刻让 。
在坑道里又往前跑了大几十米,遇到第一个丁字路口,左右分叉,库克少校便果断下令左右分兵,各分两个连尽量控制坑道阵地。
但他的好日子,也就在这一瞬间到头了。
随着澳洲兵继续前进,更前面的墙角处立刻伸出好几根冲锋枪管,沿着坑道就无脑乱扫。
开枪的人甚至都不露头,只是把端枪的手露出来,“哒哒哒”倾泻着子弹。
地道战这种室内环境完全躲无可躲,没料到敌人居然敢故意把他们放进坑道的澳洲兵,立刻被德军刁钻的打法扫了个措手不及。
这些作战经验少得可怜的放牛羊新兵蛋子,就这样稀里糊涂惨嚎着倒下,鲜血立刻把地道的地面都溢满了。
混战中,还有几声爆破的轰响,把这些澳洲兵炸得人仰马翻,惨不忍睹——
那都是莫德尔下令把敌人放近了打时,让人把多出来的喷火器燃料罐、以及多余的小型炸药包,都丢在敌人的进攻路线两侧墙角。这些东西也不用设置什么精密的触发装置,等双方交火一激烈,自然而然就会被流弹引爆。
整整一个残兵营的澳新军团,就这样被莫德尔以少得多的兵力杀得大残,只好退了回去。
又几分钟之后,后续又有一个团的澳新兵赶来,得知友军折损大半,他们也赶快换了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