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大明拆迁大队

既然只剩下最后二十里路,卢象升便不再顾惜马力,全力加速。

尘土飞扬中,高大巍峨的广宁门城楼已遥遥在望。

(附图,ai还原了色彩的城楼,虽然不是广宁门的,但应该差不多)

……

片刻之后,卢象升便抵达广宁门外。

他抬起头,果然在城楼上,望见了一个和卢沟桥急脚铺一模一样的报台。

卢象升翻身下马,往城门走去。

此时已是未时,城门内外稀稀疏疏,并无多少人影。

这倒也正常。

菜农小贩为谋生计,多是天不亮就得在城门排队,赶着进城占个好位置。

而商旅车辆,无论从哪个方向来,都需绕到崇文门纳税登记,京师九门宣课司衙门设在那处,自有其道理。

卢象升此行轻车简从,随身只有一个包袱,装着两件换洗衣物和几册书籍,自然也算普通行人。

他翻身下马,熟门熟路地走到城门前,从袖中摸出两文钱递了过去。

这是数年前他离京时的常例,早已烂熟于心。

然而,那守门官却并未接钱。

他眉头一皱,下意识地瞥了眼左右,终究心里没底。

守门官心情恶劣,语气自然也不太好:“滚进去便是!从前几日起,行人免税!”

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烦躁和憋闷。

卢象升微微一怔,有些惊讶。

他没有多问,只是默默收回了手,牵着马走进了城门。

出门在外,他向来不喜暴露官身。

唯有如此,才能拨开云雾,看见最真实的底色。

数年前卢象升奉调临清仓,按例有二十日到便可,他快马加鞭,七日便至。

但他没有立刻上任,而是在临清县里暗中观察了整整十天,将那些盘根错节的腐败胥吏摸了个一清二楚。

正因如此,他一上任便能雷厉风行,将弊政一扫而空,最终博了个“上上”的考评。

如今时隔五年重回京师,这股子微服私访的习惯却是改也改不掉了。

看着卢象升牵马远去的背影,那守门官终于忍不住,往地上啐了一口浓痰。

“呸!”

这一声仿佛触动了什么开关,旁边几个站岗的小卒立刻围了上来,满脸苦色。

“头儿,这苦日子,怎生是个头啊!”

“是啊,人头税说不收就不收了,咱们的进项一下子少了七八成!”

另一个小卒更是唉声叹气:“腰里没了钱,回了屋,婆娘都瞧不起,杆子都硬不起来了!”

那守门官听着手下诉苦,自己心里更堵得慌。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