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乃是故礼部右侍郎,徐光启。”
“此人于神宗年间,便上《亟遣使臣监护朝鲜疏》,自荐往朝鲜监理军务、帮助练兵。”
“后又在天津练兵、屯田,经验丰富,似乎更为合适。然……朝鲜国,恐怕会厌恶其昔日‘监护’之意,多有不便。”
朱由检沉默了。
徐光启?
你让我把大明朝未来的科技总长,丢到皮岛那个破地方去跟毛文龙勾心斗角?
老孙头啊老孙头,这就是顶级ssr冥冥之中的互相排斥吗……
他沉吟片刻,摆了摆手:“这个人选,朕再想想吧。”
说罢,他抬起头,深吸了一口气,鼓起了勇气。
他手中的木棍,缓缓地、却又无比坚定地,点向了屏风上最后一个分支。
【蓟镇铁骑】
前面的三方布置,不过是他站在后世的肩膀上,对既有战略的修修补补。
唯有这最后一方,才是他来到这个时代后,即将投下的,最重的一颗石子!
是对是错,是扭转国运,还是加速崩坏,连他自己,心里都没底。
天下如棋,一步错,满盘皆输。
然当断不断,则坐困愁城,亦是死局。
他压下心中的波澜,这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
“虎墩兔憨部与漠南诸部之争,我大明,一定要介入!”
“而且,这种介入,必须是武力的介入!”
“蒙古诸部,畏威而不怀德。”
“偏偏大明之威,因辽事而衰退久矣,是时候,让他们重新回忆起来了!”
他猛地转头,看向孙承宗,眼中燃烧着前所未有的火焰。
“朕,需要一支精锐的骑兵!一支足以改变战局的铁骑!朕要用虎墩兔憨的溃败,来重塑大明在草原上的威势!”
“甚至……利用这个机会,借由虎酋之倒行逆施,抢在奴酋之前,重新整合漠南蒙古!”
他用力握紧了手中的木棍,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他用尽全身的力气,问出了那个问题:
“孙师!我大明如今,做得到吗?!”
孙承宗,被这天马行空、石破天惊的想法,惊得目瞪口呆!
他整个人都僵在了那里,仿佛连呼吸都已忘记。
不是说在哈部、虎酋之间居中调停,谁动打谁吗?
难道不是威吓为主吗?
这个意思,居然干脆是要直接引诱虎酋动手,利用他来积攒大明的威望?!
然而,他毕竟是孙承宗。
短暂的震惊之后,是如同闪电般的快速盘算,是几十年轻裘缓带、纵论天下兵事的底蕴在脑海中的急速计较。
越想,他越是激动!
越想,他越是兴奋!
那双本已略显浑浊的眼睛,此刻竟亮得吓人,仿佛有两团火在燃烧!
终于,他再也忍不住,上前一步,用尽全身力气,大声答道:
“陛下!大明,做得到!”
他语速极快,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说道:
“虎墩兔憨部,号称控弦十万,实则能战之丁口,不过四五万而已!”
“其部人心不齐,军纪涣散,战力不可与奴酋同日而语!”
“臣请陛下,选调九边精锐家丁三千,再从辽东军中,调拨骑兵三千,合为两营,共六千铁骑,便足以成此大事!”
朱由检听得此言,只觉得口干舌燥,心脏狂跳。
“孙师也觉得……此议可行?六千骑兵打五万骑兵,能打得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