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风宪折刀
广场上,突然刮了一阵大风。
引得众人不由得抬头看了低垂的天空。
百官的官袍下摆猎猎作响,那八十面巨大的屏风也被吹得微微摇晃,小太监们甚至有些担心纸张被吹走。
原本因为顺天府连番奏报而引起的骚动,像是被这骤起的大风吹得更加喧嚣。
官员们三五成群,交头接耳,嗡嗡的议论声汇成一片嘈杂的声浪,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惊疑不定、或是兴奋、或是忧虑的神情。
新政的雷霆之势,超出了大部分人的预料。
除了一些拿人钱财,为人消灾的言官以外。
大部分消息渠道不畅通的官儿,是到今日才知道轰轰烈烈的京师新政之中,居然暗藏着对京师胥吏如此酷烈的清洗。
他们这些时日之中,忙于经世公文,忙于天下之问,忙于考虑东林入京后的站队,甚至忙于追《辽海丹忠录》……
就是没几个人注意到顺天府中发生的这场胥吏之殇。
没办法,下九流,无品级的胥吏离他们实在有些远了。
御座之上,朱由检的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攒动的人头,将这众生百态尽收眼底。
他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抬了抬手。
一旁的纠仪官立刻会意,深吸一口气,运足了丹田之气,厉声高喝:
“肃静!”
议论声小了一些,但依旧嘈杂。
“肃静!”
诸多纠仪官齐声高喝,带着明显的警告意味,让更多的官员闭上了嘴,有些不安地望向了御座。
“肃静!”
第三声,已然如同冬日里的冰凌,带着刺骨的寒意。
皇极门前,终于彻底安静了下来。
只有风声,依旧在空旷的广场上呼啸。
直到此时,朱由检才缓缓开口,他的声音并不高,却通过鸿胪寺官员的层层传唱,清晰地送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京师新政一期,自九月初启动以来,多有人上疏弹劾顺天府各官,其中或说贪腐、或说酷烈、或说扰民。”
他顿了顿,似乎是在给百官一个消化的时间。
“时至今日,月余时间不到,共计收得弹劾奏疏三百一十九份,参与上疏弹劾之人七十三人。”
祸事了!
部分官员立马意识到不对,有些人的脸色瞬间就变了,忍不住微微低头。
朱由检看着他们的反应,嘴角一弯,随即又摇了摇头,语气里带上了一丝困惑。
“这下朕也疑惑了,莫不成朕所信非人,居然如同宋时王安石一般,任用了一些酷吏不成?”
“这确实不得不防啊,前车之鉴,实在尤为未远。”
此言一出,刚刚才安静下来的百官,又是一阵轻微的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