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新政风暴
这最新的奏报方式虽然新奇,但修路终究是已在大明时报上报道过的。
百官们对此兴致寥寥,反而更热衷于加红、加绿之事的讨论。
如侯恂那般隐约察觉到不对的,更是少之又少。
但当新的奏报之人出列后,百官的目光顿时全都被他吸引。
——怎么又是顺天府的官儿。
几声细碎的低语在人群中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与忌惮。
前户部主事,现顺天府通判李世祺,一个过去在京师官场上名不见经传的人物,此刻却成了全场的焦点。
他面色潮红,径直穿过长长的文官队列,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胆怯,来到丹陛之下,撩袍跪倒。
“臣,顺天府通判李世祺,请奏九门商税事!”
他的声音洪亮,掷地有声。
御座之上,朱由检的目光平静如水。
“奏吧。”
李世祺没有按惯例将奏疏呈给鸿胪寺的官员,而是选择自己开口。
他深吸一口气,大声开口道:
“臣自九月十日,领授九门商税清查事以来,查账簿,访商户,又劳东厂都督王体乾亲自审问,已得其中贪腐之详!”
“九门原任大使、副使一十八人,无一不贪!”
“共查得累年贪腐金额七万金!其下胥吏三十余人,累年贪腐金额两万余金!共计九万余金!”
大殿前顿时骚然,窃窃私语更多了。
九万两,确实很多。
毕竟九门商税往年至多也不过此数。
但更多人在意的却不是这个金额,而是李世祺这个人!
——上任月余不到,四十余名胥吏全都投入东厂大牢,最终竟有二人庾死其中。
结果暴风雨般的弹章冲入宫中,却统统被留中不发。
此人做事酷烈,与新君之偏爱……实在令人心悸!
李世祺没有理会众人的惊骇,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却更加高昂。
“商税清查之后,自九月二十六至三十日,短短五日,九门税银已有二千二百余两!”
“以此推算,则全年税额或可达十五万两!相较往年八、九万之数,几近一倍矣!”
“臣,据此弹劾户部山东司主事、旧管崇文门商税事,陈宾盛!纵容贪腐,谎报账目,欺君罔上!”
话音落下,整个皇极门广场鸦雀无声。
许多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投向了站在前列的户部尚书郭允厚。
郭允厚一张老脸涨得通红,嘴唇微微翕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能感觉到,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像一根根烧红的钢针,扎得他浑身难受。
户部的脸,今天算是被丢尽了。
片刻之后,队列后方,一个穿着青色官袍的身影匆匆出列,正是户部主事陈宾盛。
他脑中急转,心中又怒又屈:‘岂有此理!李世祺,竟真不顾半分昔日同僚之情吗?你是忠臣,我又何尝不是忠臣?!’
他感到万分冤枉,自己也有一份经世公文正在撰写当中,只是还在搜集数据罢了。
却没料到忽然之间就成为这新政当头第一炮的对象。
种种思绪不过一瞬间。
陈宾盛来到御前,跪倒在地,重重磕头道:“臣有罪!”
但他并未就此屈服,而是继续开口道:
“陛下容禀!臣……臣确实有罪!臣有失察之罪啊!”
“崇文门税关之弊,臣非不知也!自臣接手此差,便日夜思虑,如何革除积弊,为国开源。”
“臣也曾整顿账目,严惩胥吏,税额也曾一度有所回升。”
“然……然臣万万没有想到,此中积弊,竟已深入骨髓,盘根错节至此!”
“那些胥吏,阳奉阴违,欺上瞒下,手段之诡诈,用心之险恶,远超臣之想象!”
“臣自认以朝廷法度行事,以君子之道待之,却不料是对牛弹琴,养痈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