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4章 东华

临淄城的观星楼,今夜悬灯高照。

这是个无星的夜。星星落在大地上,是人间的万家灯火。

东国天下雄都,总是不歇喧鼓。

燕归巢时,麻雀又夜飞。

多的是妙曼腰肢随丝竹转,载酒铜觞与太白升。

欢笑又是彻夜。

酒客偶然抬头,感慨观星楼九十九层悬灯的美丽。却不知今夜长明,是为钦天监正的祭奠。

悲欢交织在这座伟大的城市,风调雨顺七十九年矣。

那位年纪轻轻就登顶观星楼,以一己之力撑起东国星占版图的卦道宗师,不会再负手凭栏。那一卷星图道袍,不会再遮蔽东国的夜空,于观星楼顶似旗帜飘扬。

前些年在他主持下一夜拔起的望海台,雄矗帝都已成为新的风景线,昭显着大齐威服东海的武功。

其上日夜不熄的蔚蓝辉光,这时也如海潮般一迭迭翻卷。

今夜海不眠。

“人生并不公平。”

朔方伯府之中,过分年轻的伯爷,坐在爷爷生前常坐的那张大椅上。

这张代表鲍氏家主威严的椅子,已经被岁月打磨得油光。

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像一个巨大的树桩,载着鲍家的参天木。

几代风华,都描作挂画。几代老朽,或腐成春泥。

然后他茁壮成长,然后他坐立不安。

鲍氏历代“最天骄”,必然能创造鲍家历史最高成就的当代家主,在如火如荼的神霄战事里,取得了惊人军功……

现在正回国休养。

未履朔方,待诏东华,只圈在鲍府这一亩三分地里……如坐家囚!

不,应该把那个“如”字也拿掉。

人在院中,岂不为囚。

锦衣华服的鲍玄镜,孤独地坐在那里。无形的枷锁,压皱了他的眉头。

“我是说,作为一个人而言,很多事情在生下来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

他摸出一颗开脉丹,放进嘴里,嘎嘣嘎嘣地响。

他在种族战场上做了坚定的选择,可他并没有被坚定的选择。

姜梦熊说,归国当有圣裁。

他也把这当做最后的机会,愿意为此表现。

可是他班师回朝,载誉而归,却未得到大齐天子第一时间的召见。

只有一个名叫“丘吉”的秉笔太监,带来几句不咸不淡的慰问。然后就让他闲坐家中。

这已不啻于刀锋临颈!

仅仅这种程度的“圣眷”,如何能支持他与那位“去国王侯”相争,如何能让这大齐帝国,在长相思之下,保住他的性命?

来府慰问的内官,不是霍燕山也就罢了。哪怕换成仲礼文,他都好想一些……偏偏是丘吉。

偏偏这位丘公公,与曾经的大齐武安侯……“素结善缘”。

昔日两侯同朝,齐天子“辄有赐”,隔三岔五就找个理由赏点什么。

“武安则丘,冠军则仲”,说的就是宫里对两位侯爷的赏赐,都有固定的内官来奉送。谁出了宫,今日就是赏谁——实是本朝前所未有的恩宠。

他鲍玄镜在齐国经营了这么久,努力了这么久,也只不过得到一个“小冠军”的名头!自诩的“小武安”还没有被太多人认可,也没有机会再在神霄战场拿军功来奠定。

今天子示以凉薄,叫百官如何站队?

这样的他,怎么正儿八经的放到那位“武安”面前,又哪里算得上天平的两边呢?

可今日若不争于齐国……则诸天万界,哪还有立足之地?

“魔族说谁是白骨降世身,谁就是么?谁就要死么?”

“那岂不是阎王点卯,点到谁人,谁就得死?”

“今日白骨,明日魍夭,后日又言魔祖,此中无穷尽。”

“泱泱人族,难道任他几句闲言摆布?”

“此非大国担当,对我也不公平!”

鲍玄镜暂止了咀嚼:“丘公公,你说呢?”

五官温和的丘吉站在庭院里,任穿帘而过的晚风,卷起他的衣带。

他的面色一贯红润,像正烤着一团心火。

把白骨的名字和魔祖放到一起,着实有些诙谐。因而他笑了。

“朔方伯何出此言呐?”丘吉笑道:“可没人说要杀您。您乃大齐世袭伯爷,尊贵之极,又是载誉而归,谁敢生此妄心?外头那些闲言碎语,您别往心里去。”

鲍玄镜猛地一拍扶手:“但我坐在这里就是在等死!”

他又平静下来:“陛下打算什么时候见我?”

“从来天恩难测,我可不敢掂量。”丘吉稍稍欠身,以示敬意:“陛下忙于国事,忧心神霄战场,已是数日未歇,都住在紫极殿了。以下官看来……伯爷不妨耐心一些。”

“自当以国事为重!”鲍玄镜撑椅而倾身:“正好陛下也关心前线,本座方从前线下来,当面禀军情!”

今夜无星,竟不知明日晴或雨。

就像他现在不知道,大齐皇帝是要磨他的性子、看他的态度,还是单纯的已经将他放弃。

长期以来他都是以超然的心态参与齐事,无论怎么曲意违心,台前表演,内心的视角都是高上的。

他是绝巅之上的存在,来重走一遍人间!

纵览齐国数千年历史,没有走到他那般高处的存在。看谁都要低一等。

一直到把自己逼到完全没有退路,只可等待天子裁决的今天。

他才陡然感受到了,什么叫“天心难测”。

生死任人,由惧生威。

才愈发理解了爷爷,明白他一生的取舍。

身在这样的齐国,侍奉这样的君王。

爷爷是怀着怎样的决心,才毅然走进那场大雨。

叫他余生都要听雨声。

“关于军情,大元帅自有呈报。”丘吉始终是那副温吞样子,慈眉善目,与世无争:“伯爷当下应该好好休息才是。”

“休息?”

“姜梦熊也是说让我休息……”

鲍玄镜笑了笑:“他把这话也一并送到了临淄吗?!

丘吉淡声道:“军神公忠体国,大有雅量,其心其志,天地可鉴。伯爷不必担心他在奏疏上有什么偏颇言语。”

“偏心自陂,岂劳于文字!”鲍玄镜面上仍是克制的:“军神带兵打仗,或是绝顶。但在我这件事情上,并不公允。魔族一句白骨转世,他便把我赶回临淄——倘若神魔君当时说重玄胜是白骨转世,军神也会如此安排吗?”

他表现出刻意的不满:“无非是重玄家还有一个冠军侯,一个定远侯,又有政事堂易大夫为姻亲。而我鲍玄镜,父祖尽死,后无所倚。故为天下所轻!”

一直陪坐在左近的鲍维宏,心下已是叹息。

名满天下的朔方伯,同龄无敌的绝世天骄,竟然开口做这么粗糙的试探,且是对区区一个秉笔太监……

可见他的心已经乱了。

丘吉难道能够真正把握天子的态度吗?

丘吉够格吗?

他为鲍氏的未来而忧愁。

也想到尚在妖界奋战的父亲。

或许作为一名将军在战场上厮杀,要比眼下在临淄好受得多。

山雨已来,身为油煎!

“内官不言外朝事,这些事情,咱本不该言语。但既然您说到了博望侯……”

丘吉看向鲍玄镜,似笑非笑:“想来他是一定有办法证明他不是白骨降世身的吧?”

是啊。

说一千道一万。

他鲍玄镜真是白骨降世身!

唯真相是自知的囚笼。

世上当然存在以假乱真的假面,当然有百口莫辩的冤心。

但在白骨降世身这件事情上,从军神,到笃侯,再到博望侯,这些身在前线的绝顶的聪明人,莫不心中有一杆秤在。

当鲍玄镜这样一个时代天骄,在鱼跃龙门的关键时刻,被军神送回临淄来……

临淄之众,知者已心知。

鲍玄镜更自知!

不然他今夜的波澜,又是如何泛起?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