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主次

苏永强回到自己公司的办公室,愁思许久也不得不接受现实。

次日,他忽然接到碳硅集团的电话。

“苏总,咱们一起去比亚迪和吉利逛逛,看看有没有销路。”

苏永强没想到碳硅的速度这么快,进而又生出更多的期望:“你们和他们联繫好了吗?他们有意向吗?”

电话里的声音有点无奈:“苏总……没有意向,也没联繫好,本来都不愿意接触的,还是俞总昨天晚上亲自打了电话,咱们才能有机会去聊聊,这个事,咱们就都儘量吧。”

苏永强愁绪再上心头:“那怎么办?”

电话另一端愣了愣:“苏总,你是智波的老板,应该是你说怎么办……”

苏永强理直气壮的说道:“俞总说回头就让碳硅集团收购智波公司,我当然要问怎么办!”

电话里的声音被噎住了,半晌后才说道:“反正咱们先一起跑跑看,就算收购,也不可能让俞总自己来过问啊,你更得承担部门的职责啊。”

苏永强觉得有理,问了几句行程安排之后见对方想要掛电话又忽然喊住:“等等,等等,先別掛,听说碳硅集团有想要快速上市的计划,是不是真的啊?”

电话另一端有点无奈的说道:“说什么的都有,不知道,或许吧。”

苏永强结束通话,再重新考虑碳硅集团有可能收购智波公司这件事,忽然觉得也不错,要是单凭自己和公司,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上市,如能搭上碳硅集团这辆快车,没准很快就是上市公司的一员了。

当然,搭不搭,这件事本身也大概身不由己。

……

碳硅集团既要衝刺市场,也要考虑未来能够进一步提升竞爭力。

智波公司和孔辉科技只是眾多工作里的两件。

俞兴认为加强研发或联合研发的投入其实是一条不得不选的道路。

归根结底,像博世集团这种早就享誉全球的t1供应商,它没法更加紧密的和碳硅集团走在一起,连数据融合的软体接口开发都要收费,未来必然还要以此来瓜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更大价值。

既然如此,只要碳硅集团能够初步站稳脚跟,那就不如从“不得不选”变为“积极主动”,至於这种战略姿態的成本,股市显然很適合承担。

只是,碳硅集团的种种规划都还得落实在春节之后的市场表现。

俞兴在听说阿里“乐音”的动作之后上手试玩了几天这款与微博合作的短视频软体,觉得虽然大家界面趋同,但信息內容的推送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他询问吕海颖等人对此的看法,发现大家都很淡定。

吕海颖更是认为“乐音”从微博的导流未必是好事,像之前独家內置在微博的“秒拍”,它的发展就是寄生於很多明星名人的流量,內容也受制於用户群体的表现。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