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等到公司高层都抵达之后就给予一个艰难的开场白:“我们正在经歷一场行业地震,博世或许需要面临一次带著剧烈阵痛的变革。”
邓纳尔在雷诺事件爆发的时候还存在侥倖心理,从月初到现在,雷诺方面始终没有爆出它对博世软体的使用,但大眾毫不留情的击碎了这种侥倖,让博世也成为餐桌上的一员。
他现在已经意识到最为真切的现状,百年工业里的灰色地带在过山峰出现的那一刻已经被无情切开了。
邓纳尔甚至怀疑,过山峰的名单之上可能也有对博世问题的掌握。
唯一阻碍过山峰行动的就是,博世集团的主体没有上市,仅仅只有关联的子公司上市。
没上市就不会面临金融市场的压力,就不会面临监管部门的严苛要求,但这仍然让博世难以接受大眾前掌门人马丁的怂恿——邓纳尔已经反应过来了,马丁明显希望拉著同行一起死,从而转移市场的注意力。
这个同行不局限在博世身上,他很可能希望博世也跟著拉人下水。
问题在於,作为t1供应商,作为技术的提供者,越是出现更多的车企,博世就越可能面临更重的惩罚,这与大眾又存在差异化的立场。
而且,大眾翻脸不认人,博世毕竟还是供应商,还是需要考虑以后的合作关係的。
邓纳尔心中愤怒又纠结,许多话就没法在这场会议上说出来。
等到高层会议结束,他又立即召开核心会议,討论更加现实的问题。
“还是先看看情况的发展吧。”高级副总裁艾伯特紧皱眉头,思考很久后提出一个建议,“马丁认为过山峰掀起的这场灾难很可能是拦不住的,先是雷诺,再是大眾,所有人都会认为柴油车有问题,如果真的出现更多的声音,他那个组建联合游说团队的想法可能还真有必要。”
他放低了一些声音,继续说道:“如果事不可为,我们也可以侧面放出声音,督促客户站出来迎接挑战,组建一个更具规模的游说团队。”
泼脏水是卑劣的,但督促客户迎接挑战是可以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