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全局

下午三点钟,接到通知的副厂长抵达碳硅集团的会议室,出席一个假期前的高层会议,就目前面临的各种问题碰头交流。

这是宋钢加入公司以来需要常常参加的会议形式,往往也不完全规定主题,留给大家充分表达意见的空间。

不过,会议过半,一个重要的话题被拋了出来。

“大家觉得,我们下个车型是应该继续做增程还是试一试纯电?”副总裁胡錚南提了个问题。

这种事关公司未来方向的话一出,参与者都不约而同的慎重起来。

胡錚南见没人说话,笑著说道:“俞总昨天聊起这个,意思是让大家討论討论,我也觉得咱们內部有必要展望展望未来。”

同样是副总裁的崔之愚皱眉道:“眼下重点是现在『九州』的成功,如果这一款能成功,电池的电气化和集成化必然是要继续推动的,后续技术必然还要以六座suv来体现,这个所谓『下个车型』……不急啊。”

“大家不要紧张。”胡錚南注意到同事们明显的严肃,笑道,“就是隨便聊聊,集思广益,徵求意见,俞总他自己曾经规划过这个事,认为还是做垂直细分的竞爭,就类似於咱们这一款对家庭需求的著重,下一款可以尝试更方便技术移植的增程式商务mpv。”

“我个人觉得,这个类別的垂直竞爭是有希望的,车型其实没那么多,我们在动力等配置上必然能提供更进步的表现。”

他把这个话题的背景稍微介绍了下。

大家闻言,心情確实没绷那么紧了。

供应链的副总监岳婧这时笑道:“是啊,有道理啊,如果这次能成功,未来需要开闢第二款车型,商务市场是能做的,那俞总怎么又有其它想法了?”

胡錚南摇了摇头,他昨天没细聊,但今天再想这个事又觉得还真的挺关乎未来。

参会者陆续发表了意见,大部分还是赞成在增程车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开闢针对不同需求的第二款增程车。

宋钢一直在抽菸,等到把手里的这支抽完,用一个最近听到的作为开口的第一句话:“听说俞总在临港搞了一个科研的会议,有句话让我觉得特別有道理,他说,要做正確的事,也要把事情做正確。”

他引用了老板的表述。

崔之愚和胡錚南等人的目光都看过来。

“我一直在想,电车和油车的比较,就好像咱们这款车,消费者管什么里面装了几缸发动机又或者什么电机,只要轮子跑起来的速度是那样,那就是优质的动力啊。”宋钢认真的说道,“我们这2.3吨的百公里已经能跑到6秒,宝马x5的2.1吨,也就比我们快半秒,但它落地要100万了。”

宝马v6发动机的x5起步指导价90.1万,再加上购置税和保险,妥妥的100多万。

“不过,电车的电机动力不像发动机动力那么难,在当前阶段,在电车起步的阶段,我们可以直接和油车的动力进行对比,彰显出相对的性价比。”

“但是,等到更多的厂商入局赛道,同是电机,这种动力方面的竞爭力就会消弭了。”

“既然是谈未来,那就不是这两年、三年,俞总可能想看五年乃至十年,那我们又要怎么来延续竞爭力?”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