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偏振

甚至为这些怪物制定出一套应对措施,教人们通过各种方法避免伤害。

总之,它们从无以名状的恐惧,逐渐化为了些……类似於安全守则的玩意。

所以,某些传了不知多少年还没个具体形状的东西就很扎眼了。

它没有什么特徵性的描述,所知的无非是高处、平时不可见之类。

有时就算在上下两段里以同一个代词出现,都未必能马上联繫起来。

记敘者往往不会进行確切指代,有意或无意地导致了模糊不清的状態,似乎他们完全不觉得这种手法会导致理解障碍。

但奇妙的是,读得越多,越容易在语句中找到它。

有时翻开毫无关联的一本书,也会近乎本能地察觉到某段敘述与之相关,哪怕从敘述角度到语言风格都完全不同,也很难因为疏忽漏过。

你感觉自己更了解它了,儘管没读到任何新的信息,仅仅是在另一个人的敘述视角中见证了它的存在感。

要是有著非凡的记忆力,能隨时调取对比每段阅读过的文字,这种奇异的感受会更加明显。

宽广无垠的海面上,总能在不经意一瞥中找到某段眼熟波形,这还不够奇异吗?

因此引起兴趣也是理所当然。

人类天性如此,如果一个东西引起了注意,就会尝试去弄清它,就像视野模糊时眼球会自动进行调节,重新聚焦好让成像在视网膜上锐利些——刻在基因里的东西。

他们会回顾自己读到的內容,尝试形成一个具体概念,然后……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