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治北长歌(万字大章)

第 治北长歌(万字大章)

“窸窸窣窣—.”

乾符二年八月十五,隨著王式领军南下,掌握在康承训手下的六个州,很快便纷纷开城投降。

哪怕是听调不听宣的李罕之,面对数万官军的兵锋,他也选择了开城投降。

甲胃俱全的官军,不断开拔进入淮南各城內,甲片的声和从不扰民的军纪,无疑给了淮南百姓极大的震撼。

至八月二十四日,淮南六州已经掌握在了朝廷手中。

淮南之地,除了掌握在高驛手里的那几个州外,其余尽数投降,整个长江以北,只剩下高驛手中的江北八州。

徐泗及淮南投降的消息,很快便通过谍子传到了高的耳中。

此刻的江南,雨季已然过去,但高却根本开心不起来。

“徐泗、淮南丟失,此事恐难为婺州金华县衙內,高钦脸色有些不好看的说著此事,旁边的王重任也面色凝重,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高手中著本文册,眉头微微皱起,脑中思绪万千。

他本以为自己能在刘继隆討平河北诸镇前收復江南,在刘继隆南征前掌握淮南全境。

可事实证明,他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刘继隆,也低估了宋威、董昌等人魔下的將领。

“杨行、钱谬、李神福—”

他脑中先后蹦出这些名字,这些阻碍自己东进的名字。

如今他虽然攻占了衢、婺二州,但他也丟失了池州。

董昌、宋威手里各自还有七个州,这七个州的人口起码有五六百万,乃至更多。

只是婺、衢二州,他便收穫了百万人口,堪比一道。

江东两浙的情况,比他预估的还要好。

这样的好处是,如果自已得到江东两浙,则完全可以和刘继隆实现南北割据的局面。

可坏处就是东进艰难,如今刘继隆又得江淮,恐怕只要略微休养年许,便要南下征討他们这三镇了。

“后方的火药还需要多久才能运抵?”

高转身质问眾人,王重任不假思索作揖:“最少还需要十五日。”

“十五日”高饼皱眉,紧接著又深吸口气,炯炯有神的看向眾人:“十五日就十五日,十五日后攻入江东两浙!”

“末將领命!!”眾將纷纷起身作揖,而高则是转身看向身后的舆图。

在这张掛起来的舆图上,代表刘继隆的红色已经占据十分之六的天下,只有不到四分天下属於高及宋威、董昌等人。

刘继隆宛若个庞然大物,压在所有人的心头。

这份压力,不仅仅只有高驛在承受,此刻的杨行也在自己的节度衙內,屏气凝神的观看舆图“天下十分,刘牧之独占六分,恐怕用不了多久,刘继隆的兵锋就要渡过长江,南下与我们交战了。”

杨行就这样站在舆图面前,將自己所想的尽数说了出来。

在他身后的李神福见状,主动上前走到他身旁,紧接著说道:“他想要收復江南,那必须先渡过长江,而长江是不好过的。”

“康承训魔下虽然也有战船水师,但与我们相比,还是略输一筹。”

“这刘牧之,应该会先去攻打高手中的江北八州,然后再南下与我们进行水战。”

“自古以来,北军南征渡江,无非就是走鄂州、江州、采石磯罢了。”

“刘继隆若是走采石磯,必然会遭遇我军水师阻击。”

“我若是他,定然走鄂州,鄂州最窄,且最容易渡江。”

“届时他与高交锋,我军则可北上突袭淮南,夺取淮南。”

在李神福眼中,刘继隆比高,也不过仅仅略微强盛些许罢了。

他们也不是没有挫败过高的进攻,藉此北上进攻淮南,还是有很大把握成功的。

不过对於他的想法,杨行却有不同看法。

“我们若是北上,恐怕也不是刘继隆对手。”

“听闻刘继隆在江北均分田地给百姓,又发粮食帮助百姓渡过饥荒,復耕田地。”

“如此维繫下去,淮南百姓必然心向刘继隆,届时我们即便北上淮南,也会很快丟失。”

“以某所见,倒是可以等刘继隆与高决出胜负,继而投靠任意一人。”

李神福闻言,脸色不免有些不自然:“还未战便言投降,这恐怕有些不妥。”

见他如此,杨行摇摇头:“自古以来,还未听闻仅占据江东就能成事的。”

李神福闻言,哪怕再怎么不想承认,却还是忍不住点了点头。

“某观宋节帅也有此意,故此还是不要节外生枝。”

杨行慰提醒了下他,隨后便看向舆图:“就是不知道,这刘牧之接下来准备怎么做了。”

在他话音落下的时候,距离宣州千余里外,刚刚乘车进入郑州境內的刘继隆便先后收到了无数奏表。

“淮南六州已经收復,王尚书奏表询问,朝廷是否调他回东都?”

宽阔丈许的马车內,曹茂接过奏表开口询问,正在理政的刘继隆则是一心二用,一边理政,一边回应曹茂。

“令他在江都休养,以其为淮南观察使,儘快恢復淮南民生。”

“此外,李阳春应该也奏表淮南境內饥荒情况了吧,江陵有多少常平仓粮,尽数走水路转运淮南。”

曹茂闻言,很快便在杂乱的桌案上找到了耿明的奏表,继而说道:“江陵府內有三十二万石常平仓粮,江陵粮价比较稳定,每石约七百钱。”

“江陵府库內,可调拨二十万贯採买粮食,走水路运往淮南,算上沿途损耗,运抵时应该能有四十万石。”

“四十万石粮食,差不多足够淮南百姓撑到秋收时分,届时可从江陵继续调遣粮食支援淮南。”

“此外,山南东道节度使陈瑛奏表,自春分到如今,山南东道先后起运六十二万石粮食前往河南道,运抵四十八万七千余石。”

儘管说刘继隆阻挡不了老天降下灾害,但刘继隆统一北方后,北方资源都能经他手调往各地。

如果没有刘继隆在河东、关中、陇右、剑南、山南等处大肆修復堰堤河渠,此次大旱所造成的影响,恐怕会比现在还要恐怖数倍。

不提別的,单说此前关中大半水利工程都破败,土地拋荒问题十分严重。

但隨著刘继隆对关中经营四年,关中的水利工程已经修復七八,拋荒的土地也重新復垦。

加上唐都东迁,二十余万人前往了东都,进一步降低了关中人口压力,因此在大旱下,关中不仅没有发生饥荒,甚至还有余力支援其它地方。

“河北、河南、淮南这些地方受灾的百姓,恐怕不下四百万。”

“救令高进达,准备足够的钱帛前往剑南道,秋收后採买足够的粮食,走运河北运四道。”

刘继隆对曹茂吩附著,曹茂也连忙頜首应下。

兴许在外人看来,刘继隆刚刚拿下北方,北方就各处爆发大旱与饥荒,这显然是老天在为难他不过在刘继隆看来,他则是庆幸自己拿下了北方,不然这数百万受灾百姓,恐怕会在这场大旱和饥荒下十不存一。

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口,刘继隆日后將耗费更多的时间来恢復汉人的疆域。

他寧愿因为賑灾而头疼一时,也不愿意因为人口而头痛一世,

这些饥荒中保下来的百姓,哪怕只有十分之一被迁徙去辽东、西南,刘继隆都会无比高兴。

在他这么想的同时,马车外突然传来了快马的马蹄声,紧接著便见马车窗户打开,塘骑將两份奏表送入车內。

曹茂接过奏表,將其打开后眉头微皱。

“怎么了?”刘继隆侧目看向他,曹茂则是说道:“河东的奏表,李克用入寇云州,裹挟了数千沙陀、韃靶人北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