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多事之秋(万字大章)

“这黄贼霍乱河淮,某等南下路上,便要寻觅大乡采买肉食都买不到。”

“没错,这河淮着实荒败了!”

几人的话令与他们一同南下的河阳、河中等镇都将都忍不住点头。

河淮两道,昔年鼎盛时也有上千万人口,虽说经历安史之乱、淮西之乱后,人口逃亡,不如鼎盛时繁华,但也从未有如此荒败的时刻。

他们两万大军若非依靠运河,恐怕连南下的粮秣肉菜都难以凑齐。

“讨平黄贼后,这河淮也就太平了,逃荒的百姓自然会返回原籍的。”

康承训说着客套话,但实际上众人心里和明镜似的,都很清楚河淮两道没有个几十年,恐怕难以恢复到三贼霍乱前的景象了。

朝廷的钱粮主要靠河淮、江南等四道,如今河淮两道如此,恐怕朝廷衰败只是时间问题。

想到这里,不少都将都渐渐升起了别样的心思。

他们的目光不断在帐内打量,而李克用则是带着盖寓与康君立安静吃着酒肉。

待到康承训解散宴席,他们才返回了自己本部的牙帐。

刚刚回到牙帐,李克用才坐到位置上,康君立便主动说道:

“某刚刚去看了河东三镇与河北三镇兵马,看上去也不过如此。”

“刚才席间他们不少人都在张望各镇都将,想来都是在观察各镇都将才干。”

他话音落下,盖寓便坐下补充道:“朝廷两次进攻合肥被挫败,加上河淮被贼寇破坏如此,他们不起心思才奇怪。”

“此前朝廷能维持河北局面,主要是因为三镇需要依靠朝廷转运钱粮。”

“如今听闻幽州的张允伸年迈,几次重病,甚至转运粮草给朝廷,估计是为了保全其子,所以才刻意讨好朝廷。”

“张允伸若是病故,幽州必然会发生动荡,幽州动荡则河北动荡,使君不可不防。”

盖寓提醒着李克用,却发现李克用心不在焉,只得继续提醒道:“使君……”

“某知道了!”

李克用不耐烦回应着,这让盖寓与康君立快速对视后,纷纷闭上了嘴。

他们知道李克用是在烦什么,无非就是康承训等到了援军,但却并未在席上表态要进攻黄巢,使得李克用有些不太高兴。

“使君不用担心,如今黄贼已被朝廷大军多面包围,士气必然下跌。”

“若黄贼不想束手待擒,便只有主动出击。”

“哪怕康使君不愿出兵,但黄巢主动出击,康使君不愿意出兵也得出兵。”

“届时使君便可以率领我军大放光彩,为我军谋得地位。”

盖寓从今日那些牙将们的神态可以看出,他们对朝廷已经不太尊重了。

河北三镇是朝廷扼制河朔三镇的桥头堡,若是连河北三镇都不把朝廷放在眼里,那河北也就该动荡了。

河北动荡,关西的刘继隆不可能无动于衷。

若是刘继隆也趁势东进,那天下大乱的序幕也就拉开了。

盖寓能做的,便只有尽力帮助李国昌父子扩充实力,毕竟刘继隆要取河北,必然先取河东。

如今李国昌父子的实力还太弱小,除非能掌握河东、河中,以河东道之力抗衡刘继隆,不然只有败亡或投降一路。

正因如此,他有许多话想要和李克用说,但如今的李克用却根本听不进去,这让他十分无奈。

“黄贼……”

李克用冷哼,终究是少年心性的他,眼下只想用齐军的血来为王铎报仇。

不过在他念叨黄巢的时候,此刻三军牙帐内的康承训却并没有任何动静。

接下来的几日,康承训依旧率军包围寿春,而寿春城内的葛从周却仍在坚守。

寿春城的城墙,早就不知道重新夯实了多少次,城墙上的血迹根本洗刷不干净,只能随着时间推移而淡化。

城内的兵卒还有五千多,三军士气低落,每日都有都将询问葛从周:“援军何时抵达。”

面对这个问题,葛从周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站在城门楼前,他眺望着夜色下的唐军营盘,嘴里发苦。

“若知如此,早该投朱三而去……”

葛从周倒是没有忘记当初朱温为他解围的事情,而他也可以感受到,齐军大概是真的不行了。

自己拖住康承训主力近两个月,结果康承训的兵马不减反增。

齐军内部是个什么情况,葛从周十分清楚,精锐兵卒死一个少一个。

如今看来,朱温才是军中具有眼光之人,竟然早早投了唐军,得了个不错的官职。

“若是事不可为,某便也降了吧……”

葛从周有些动摇,毕竟他得为城内的将士和其亲眷们考虑。

至于所谓忠义,最终化作叹气声消散空中。

“驾!驾!驾……”

忽的,夜色下有快马从东方疾驰而来,由于其人高举火把,唐军外围的塘骑很快便辨别了他的身份,将他放入营内。

“使君,濠州急报!”

突如其来的声音将康承训从兵书内容中拽出,他抬头看向帐帘:“进来吧。”

他话音落下,帐外走入将领,对康承训作揖道:“使君,濠州急报,黄贼率军二万,突袭濠州而去!”

“淮南左兵马使郭厚本与黄贼交战不利,丢失濠州,逃遁淮上。”

“增使君得知濠州丢失,当即改道往濠州而去,并派兵请援。”

康承训眼睛朦胧,好不容易看清来人是王宴权,结果不等他反应过来,就听说了郭厚本交战不利,丢失濠州的消息。

“混账!!”

郭厚本是淮南系的将领,按理来说他应该熟悉淮南地形,结果竟然被黄巢打了个突袭,还丢失了濠州。

想到这里,康承训便已经想到了朝廷得知此事后,将会如何看待他。

原本还想着养寇自重的他,眼下只能沉声下令:“传令,留兵昭义、义昌、河阳、河中四镇兵马包围寿春,余下兵马明日辰时拔营拿下,收复庐州!”

康承训自然不可能被黄巢牵着鼻子走,他既然决定了要主动进攻黄巢,那就不可能让舒州的高骈分功。

先拿下庐州,隔绝黄巢与高骈交战的可能,然后再逐步缩小包围圈,最后拿下黄巢。

“末将领命!”

王宴权连忙应下,随后开始派兵传令三军。

得到消息后,除继续留守包围寿春的四镇兵马外,其它诸镇兵马纷纷开始准备明日的拔营。

好在营中除了五万兵马,还有十万民夫可以驱使,不然他们还得连夜去抓民夫。

翌日辰时,康承训点齐兵马开始南下,而与此同时的曾元裕也在前往濠州钟离的路上,遭遇了黄巢所部。

两军在招义县西十余里交锋,曾元裕仅骑兵五百,步卒七千,而黄巢所率兵马二万余。

双方交锋三场,曾元裕始终无法击败黄巢,反而死伤不少,只得退兵招义,坚守城池,同时向朱温派去快马,要求其出兵驰援。

招义距离高邮不过二百里,康承训的消息还未传回,曾元裕的快马便抵达了高邮。

“直娘贼,这黄二郎还真的怎么都打不死!”

高邮县衙内,得知黄巢击败郭厚本与曾元裕,朱温不由咋舌。

朱存站在他身旁,将曾元裕手书看了个大概,随后便询问道:“三郎,我们要出兵吗?”

“出兵?”朱温嘿嘿一笑,将手书揉作一团,丢在案上。

“我军刚刚招募不少新卒,甲胄不全,为何要主动出击?”

“汝带三千老卒去江都巡视一圈便可,届时派出快马,便说黄邺出兵阻拦我军,而我军疲弱,交战不利,只能退守高邮。”

朱温将自己的安排说了出来,他可不会真的为人卖命。

此前若不是黄巢紧咬不放,他也不会和黄巢打大半个月。

“这样会不会不好,若是朝廷看出了点什么,那我军……”

朱存顾虑较多,朱温则是桀笑道:“先生已经出发许久,想来已经抵达了洛阳。”

“想要靠金银贿赂朝廷还不行,必须得让朝廷需要某麾下兵马才行。”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