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不敢轻言爱

柳月身子略微前倾,严肃问:“李恒,真是作家十二月?”

黄昭仪说:“你不是有答案了?”

“不一样。”

柳月瘪瘪嘴:“猜测距离事实,也许就一毫米,也许千差万别。”

黄昭仪轻轻点头:“是他。”

柳月眼睛呆愣,好久才回过神,“果然!我就知道八九不离十了,果然是他!”

随后她深吸口气,毫不掩饰震撼问:“这个年纪,他是怎么做到的?”

黄昭仪说:“你看过他给我回的信,很有才华,也许他就是那类天才。”

柳月道:“可是”

黄昭仪打断:“没有什么可是,他这部《文化苦旅》前面20篇章是在旅途中临时写出来的,有好几人能亲眼作证。”

柳月嘴巴大张,差点能塞下一个鸡蛋。

好久好久,她就忍不住打趣:“这么多年来,我还是第一次见你面露不快!”

黄昭仪默认。

柳月眯了眯眼,糯糯地道:“我并不是质疑他的才华,就像那首《故乡的原风景》超乎寻常的动听,听过的人都心服口服。

我只是在想,大作家,还能谱出这样的曲子,二胡也厉害,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他是神仙下凡吗?”

黄昭仪沉吟片刻,说:“有非凡才华的人哪个年代都不缺,本世纪初的赵元任,不仅会中国33种方言,还精通英语、德语、法语等7门外语,且在数学、物理学、哲学和语言学等诸多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被人誉为民国第一鬼才。李恒无疑是这类人。”

柳月在书本上看到过关于赵元任的生平介绍,当下释然,随后直勾勾瞅着小姨眼睛,认真问:

“小姨,你爱上他了,对吗?”

黄昭仪避开外甥女的眼睛,目光瞟向窗外,悠悠地叹气,“不敢轻言爱。”

柳月眉毛一挑:“为什么?”

黄昭仪不言语。

柳月追问:“因为年纪?”

黄昭仪说:“我比他大14岁,这是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

“呵!”

柳月呵一声,撇撇嘴:“社会上年岁差十多岁的夫妻少了?有些人60了还专门找18的,他们顾忌了?”

黄昭仪看着她。

见小姨不回复,柳月身子略微前倾,“舅舅今年45,在长宁养了一个外室,至多30出头,还生有一个男孩,别说你不知道?”

黄昭仪:“”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