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出发,维也纳!

塞阿尔接过另一份《两个世界评论》,扶了扶眼镜:“别急,于斯曼——

‘爱弥儿·左拉的《磨坊之役》充满了悲壮的史诗感。他将战争的残酷与个体命运的无奈交织得撼人心魄。

莱昂纳尔·索雷尔的《米隆老爹》,则以一种冷峻到近乎残忍的笔调,探讨了爱国主义最原始、最质朴的形态,令人掩卷长思。’

瞧,爱弥儿,莱昂,评论家们把你们放在一起夸赞呢!”

阿莱克西抢过话头:“嘿!《共和国报》说得更直接,‘左拉的《磨坊之役》和索雷尔的《米隆老爹》,让骄傲的巴黎人终于将目光投向了广袤的法国乡村。

他们看到了那里的农民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沉默而坚韧地守护着他们对法兰西最深沉的感情。’

说得好!我们总是忘记,法兰西不只是巴黎!”

莫泊桑又找到一篇,继续念:“‘莱昂纳尔·索雷尔凭借《老卫兵》、《故乡》以及这次的《米隆老爹》,已经悄然勾勒出一幅深邃的法国乡村社会图景。

他笔下的农民形象,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人性。这是一种可贵的文学关注。’

天啊,莱昂,评论家们要把你封为‘农民的作家朋友’了!”

莱昂纳尔摇摇头:“我只是写了我看到和理解的‘人’,恰巧他们生活在乡村而已。”

莫泊桑用力拍着他的肩膀:“得了吧,莱昂,别谦虚了!”

旅程就在这样热烈的讨论、相互的打趣和对未来维也纳之行的憧憬中度过。

列车穿过法国的原野,驶过斯特拉斯堡,进入德意志南部的森林与山丘,最终跨过边界,驶向奥地利的腹地。

将近三十个小时的车程,因为有了同伴,竟也不显得十分漫长。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