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周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年轻人的印度诗人收到了这封信。
他面容清秀,年纪不过二十岁,刚在半年前结束了在英国的留学。
他拆开了拉吉夫从伦敦寄来的信。
起初,他只是随意地浏览着剪报,但很快,他的目光被牢牢吸引,阅读的速度慢了下来,神情变得越来越凝重。
文章中那些句子,像针一样刺入他的心灵:
“……不被允许拥有自己的灯……”
“……知识成为束缚他们灵魂的铁链……”
“……模仿得越像,就越被视为异类……”
“……精神上的无根之人……”
他放下文章,久久沉默。
他回想起自己在英国留学的时光,回想起那种无论多么努力也难以完全融入的隔膜。
他也想到了那些言必称莎士比亚、穆勒的印度知识分子。
莱昂纳尔·索雷尔的文章,仿佛一道强烈的光,照进了他的心中。
他从未想过,一个远在巴黎的法国作家,竟然能如此透彻地理解殖民地人民的痛苦。
他甚至揭示出了这里的知识阶层所面临的最深层的精神危机。
“我们自己的灯……”
他喃喃自语,重复着拉吉夫信中的话,目光投向了窗外广阔而深邃的天空。
一股火焰,从他心中喷涌出来,并在此后的六十年里,从未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