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完蛋,中计了!

尺许木牌上,刻著“七十文”几个大字,几十袋米、面,堆积得跟小山一样,十余名禁军著甲持刀,肃然镇守。

百姓一一排队,有序购粮。

“卖报,卖报。”

“最新消息,朝廷运来了粮食,粮价恢復正常。”

卖报小郎君兜著报纸走动,长呼不断。

百姓一边听著卖报小吏的呼唤,一边望著堆积如山的粮食,心下起码安定了七分。

至於尚未安定的三分?

於百姓而言,粮食到手方能彻底安心。

茶摊闭门,十余茶商相互望来望去,眼中都有些许惊诧。

一时间,竟是有种难以言喻的死寂。

约莫二十息,一人打破了沉寂。

“完了!”

“朝廷竟然真的运来了粮食!”

一名富態茶商连连嘆息,伸手擦汗,抬碗饮茶,放碗跳望,收回目光..,.

五六种大大小小的动作,连贯而杂乱。

不难知道,此人心中已然混乱,却是坐立难安。

十余茶商,相继皱眉,不乏一样坐立难安者。

“不对劲啊!”一名肖瘦茶商皱著眉头,分析道:“自九月初一至今,也就十二天而已。”

“就这么点时间,要想从其他几路运来粮食简直是痴人说梦。”

“粮草徵集、核验、调度、运送等,都得费不少时间,没有二三十日根本不可能运送入京。”

“怎的,如此迅捷?”

十余茶商,连连皱眉。

对呀!

这也太快了吧?

仅是一剎,十余人就望向了盐铁司郎中陈襄。

“莫急。”

陈襄面色凝重,分析道:“自从考成法颁布,官吏行政效率著实上涨了不少。”

“这些粮草,大概率是从周边的一些州郡临时徵调。不稀奇!”

“这—”

十余人,面面相覷。

有道理!

谁说一定得从其他路徵调呢?

“那,还干吗?”一人迟疑道。

粮食上涨的问题,朝廷的反应远比他想像的要快上许多。

“干啊!”陈襄叱道:“为何不干?”

“反正,一旦挤兑了银行,朝廷也会知道这是茶商之所作所为。”

“这是阳谋。”

“不错。”

肖瘦茶商点头附和道:“大伙都已经办了申报取钱的文书,难不成还能打退堂鼓?”

“唯有挤兑银行,方是唯一出路!”

此言一出,十余人相继点头。

九月三十,银行。

旭日初升,晓风微拂。

银行尚未开门,茶商们已然齐聚於此。

大大小小的茶商,富者身价几十万贯,贫者身价万贯左右,合五六百人。

几百人聚在一起,不可谓不可壮观,不时有贵胄子弟、丫鬟僕从止步,面有惊奇。

自银行建立以来,时常有人上衙取钱,可一连著五六百人一起取钱,著实是相当少见殊不知,取钱也在“竞爭”。

近来,茶商们都已经联合起来,要一起挤兑银行,让银行暂时取不出来钱,从而產生一种“银行没钱”的假象,以造成的信用危机威慑朝廷,向上诉说不满。

但是,这就存在一个问题:

既然银行的钱不足五百万贯,那就肯定有些人不能取出来钱!

从理论上讲,挤兑一旦发生,朝廷为了维护信用,肯定会继续支持取钱。

可是,万一朝廷真的不讲信用,撤销银行跑路了呢?

这就使得一部分没有取出钱来的茶商,钱款有了些许“被抢”的可能性。

钱嘛,入袋为安!

挤兑归挤兑,但谁也不想让自己的钱真的取不出来。

相较而言,自然是越早取钱越好。

“这银行几时开门啊?”

“说是辰时正(八点)。”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