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大明舰队,又来了!

而西方文艺复兴的本质,就是将学术、知识和宗教完全切割,信仰归信仰,学问归学问。

于是,知识爆炸开始了。文艺复兴其实就是创造宗教之外的新知识、新学问。

儒教在华夏这几百年也是如此。完全用儒家经典开科取士就是这个开始。何时开始的?

宋朝。

到了本朝,科举考试更是严格局限在四书五经,四书又是核心。

这就是天大的问题。儒家教条只是思想,是信仰,是共同的伦理准则,怎么成了知识学问的本体?

思想取代了学问,那真正的学问也就不存在了。

思想信仰的特点是统一、普世、稳定、主观。可是知识的特点是多元、发展、创新、客观。

两者本质不同。把儒家思想当成知识学问来研究,必然保守封闭,守着故纸堆代圣人立言,写了一本本书,就是知识了?

可是,明明定位错误,古代华夏却仍然在极度偏科的情况下考了高分,科技成就和数学还能长期领先,不得不说也是真牛掰。

这是因为,儒教经典虽然不是知识本身,却天然是开启明智、规范道德、激励上进的方法论。

的确很牛!

所以,儒教本身没问题,只需让它回到思想信仰的高位,剥离知识本体的任务属性。然后,再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即可。

抓手就是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

朱寅可不会傻到废了儒教,那是自毁华夏根基。相反,他对儒教充满信心。当然,儒教思想也需要改进。

有了新儒教,那些一神教算什么?弱爆了。

利玛窦已经四十六岁,周游世界足迹数万里,不知道见过多少大人物,经历过多少大世面。他的眼界见识,鲜有人能及。他的心性胆魄,也早就修炼到圆润通透、坚韧无畏的境界。

这些年,他见多了中国官员,虽然他们风度出众、温文尔雅、聪明过人,初见的确令人肃然起敬,可是一旦深入交流,就会看破他们盲目自大、故步自封、顽固不化、眼界狭隘、虚伪贪婪的真面目。

这些儒教精英,不过如此!

他们其中很多人,不过是假惺惺的伪君子罢了。

他自信,以他的底蕴和智慧,即便见到大明皇帝,也能保持自我的超然姿态。

可是今日在明国摄政王面前,他再没有之前的自信,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茫然。

他回想到这些年的传教过程,忽然猛然想到一个问题:波斯以东有很多国家,可是民智大开、文教昌盛的国家,只有大明、高丽、日本、安南、琉球这五国。

有个共同特点,全部信儒!

这五国,也是西方至今不以野蛮落后轻视的国度。尤其是大明,在西方眼中仍然算是世界强国。

这五国之民的聪慧、勤奋、有序、礼节,比之西洋之民,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其他国家的土著,要么愚昧,要么野蛮,要么漫无秩序,甚至不可理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