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把朝廷当成第一大敌,他不但早就已经北伐,而且南方的漕粮也早就断了。”
郑国望其实还有一句话没有说:朱寅真的是个怜悯苍生的人,不忍心北方百姓被鞑子蹂躏荼毒。
但是这句话,她不能说出来。她虽然以朱寅为大敌,可她最敬佩的人同样是朱寅。和朱寅为敌,在她看来仅仅是立场问题,不代表她真的认为朱寅是大奸大恶之人。
众人听到这里,都是沉默不语。他们之前就觉得反常,很难理解朱寅的举动。现在听郑国望这么一分析,他们才明白,原来朱寅没把朝廷当成第一大敌!
很荒谬,但似乎也是事实?
郑贵妃听到这里,整个人都不好了,恶声恶气的质问郑国望道:
“你的意思是说,贼臣朱寅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觉得他自己赢定了,朝廷不配是他的最大敌人,是也不是?”
郑国望拱手:“回娘娘话,贼臣朱寅狂妄自大,的确就是这么想的。但他不以朝廷为第一大敌,却不仅是因为轻视朝廷,更因为他的夏夷之防。这对朝廷其实是好事,他轻敌自大,又不会坐视鞑子荼毒中原,难道对朝廷不是好事?”
“臣,谨为朝廷贺,为皇上贺!”
郑贵妃当然不傻,她闻言转而一想,就觉得四弟所言大有道理。
自古以来轻敌之人,岂有什么好下场的?朱寅轻视朝廷,难道不是朝廷的好事?
戏文评书中的袁本初、刘皇叔、关二爷,不都是轻敌大败?还有眼下最火的《夏神纪》,菩提老祖法力无边,却也因为轻敌大意输给了张坚,这才暴露出他原来就是通天教主。由此也暴露原来孙悟空就是龟灵圣母的师弟。
朱寅轻视朝廷,就是败亡之兆!
郑贵妃的心情顿时好受了很多,咬紧银牙的说道:“寅贼轻视朝廷,最在意夏夷之防,果然就是朝廷的机会!最起码,他此时不会落井下石的北伐!”
“郑卿,你继续说!”
“遵旨!”郑国望精神一振,“娘娘,太子殿下,诸公,眼下朝廷之所以窘迫,无非是缺乏钱粮军器,而又四面为敌、顾此失彼,连援兵之计都难以施展。”
“可是朱稚虎这次绝对不会趁人之危,那么南边就不必设防了,就少了一路强敌。”
“再说西边。探子回报,不久前朱寅已经和朱帅锌结盟,但他拒绝了朱帅锌两边夹击朝廷的提议,理由正是:不能让鞑子渔翁得利!”
“所以,两家叛贼的盟约规定,任何时候,不能因为华夏内斗,而让夷狄占便宜。但凡夷狄入侵华夏,就必须一致对外!这是朱寅的要求。西贼使臣米万钟,为了取得朱寅的支援,也代表西贼同意了这一条。”
“南京伪朝称呼这一条为‘华夏征和誓’,已经公布了。伪朝宣扬这一条,说从今以后,哪怕千百年之后,华夏各方必须遵循‘华夏征和誓’,约定哪怕内斗再剧,一旦外敌入侵,就必须议和团结,一起征讨外敌。解决外敌之后,再继续内斗不迟。所以被称为‘华夏征和誓’。”
郑国望的消息,比朝廷来的更快更细。
众人听到朱寅倡导的‘华夏征和誓’,都是神色复杂无比。
王锡爵等人,更是幽幽叹息一声。
江宁氏之心,至于此乎?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自信,何等的胸襟啊。
此人,真的是大奸若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