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国之赤子,吾之手足!”(大章节

厨房的火映照在两个女子的脸上,红彤彤的,那种菜色似乎也消失了,看上去有些容光焕发。

“刺啦”一声,锅里的那一层薄薄的热油,和鸡蛋一接触,立刻升腾起一股香味。

等到切碎的咸菜倒进去,香味就更是丰富厚重。

“好香啊!咸菜炒鸡蛋!”老二媳妇往灶里加了一根柴,摸着肚子笑的十分温暖。

大嫂也笑的朵一般,又抓了一把咸菜,“多放点咸菜,不然几筷子就空盘了。”

堂屋之里,朱至濋取出了平时舍不得用,只有年节才用的一束香,插在了香炉中,给多日没有受到香火的太祖爷和初代蜀王等祖宗,上香!

另一个堂兄也带着儿子赶过来,众人一起在堂屋跪下,对着香烟袅袅的神龛叩首。

供桌上,摆放了一个木头做的牛头。没办法,底层宗室太穷,哪有牛头上供?幸好太祖爷是开国皇帝,吃腻了山珍海味,也不会怪罪。

朱至洝和朱至濋,难得的换上了奉国中尉的六品礼服:乌角单梁冠、青缘赤色罗袍、乌角包铁腰带、黄鹂补子。

“太祖爷。”跪在最前面的朱至洝手持槐木笏板,“臣等第十世孙、蜀藩德阳郡王系,至濋、至澋、至渂三兄弟,要参加宗军,为国效力了。请太祖爷保佑,逢凶化吉,光宗耀祖…”

朱至濋等人,一起磕头祈祷。

第二天大早,兄弟三人就去了祖宅,也就是族长所在的将军府。

到了之后,才发现要去吃饷的人,光是本支家族,就不止兄弟三人,竟然有十多个!

族长和里正一起办了保结文书,然后又在家庙里集体祭拜太祖、初代蜀王、初代德阳王、本支奉国将军。

族长还请来了村里的道士,给十多个去应募吃饷的本支子弟打醮、祈福。

第三天,十多人就在全族的泪目欢送下,在鞭炮和敲锣打鼓声中,一起往县城而去。

很多家眷,都是哭成了泪人。

大嫂郑氏、二嫂孙氏、小妹朱芸娘,送了一程又一程,才依依不舍一步一回头的哭着回到村里。

那条瘦弱的小黄狗,更是一直跟到城门边,直到主人的背影看不见了,才呜咽着回家。

当日,城中的德阳郡王、知县老爷、县丞老爷等大人物,亲自迎接汇集到县城的应募宗子,置办酒宴招待。

德阳县是宗室大县,共有七十多个宗子应募成功。

知县老爷亲自宣读嘉奖令,鼓励宗子为国效力。然后在成都来的使者监督下,当场发放第一个月的军饷,又被送到家里救急。

接着,德阳郡王又率领所有应募宗子,在王府中的王庙,祭祀始祖。

下午,宗子们在典史和巡检的率领下,向成都进发!

这几日,成都府很多地方,都有应募的宗子,源源不断的往成都城汇集。

截止到十月二十六,汇集成都的应募宗子,已经超过六百人!

到了二十八截止日,成都城的宗兵,已经达到了七百人!

这天下午,青羊宫终于传来宗兵们期盼的命令:

“摄政太傅宣布,大明宗军即日起正式成立。”

“明日上午辰正,摄政太傅将在蜀王宗庙,接见所有宗兵,并和蜀王一起,率领宗兵们祭拜太祖!”

当天,城中官吏就送来了全新的戎装、袍服、鞋袜、腰牌,成都府又送来酒肉、瓜果款待。又组织宗兵们沐浴、更衣。

光是这种重视度,就让离家参军的宗兵们感到极大安慰。

除此之外,摄政还有一句并非命令的话传出青羊宫。

太傅对蜀王等人说道:“宗兵,国之赤子,吾之手足。”

宗兵们听到这句话,都是激动不已。

国之赤子,吾之手足!

摄政太傅,这是一点也不担心宗室造反啊,比历代天子强多了!

当为太傅效死力!

底层视角暂时结束了。蟹蟹支持,各种求!好累!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