僰人山寨中的那个僰人女子,看到突然出现的明军,以及被明军猎物一般带走的奢崇明、安邦彦,吓得脸都白了。
她听到议论,这才知道这两个落难的男人,居然是大名鼎鼎的奢崇明、安邦彦。
很多年后,直到这僰女垂垂老矣,和村民吹牛聊天之时,仍然说她睡过当年造反的水西之主安邦彦,还取出奢崇明送她的金环,说是大反贼奢崇明送的。
……
简州明军大营。
昨日半夜,明军和临阵倒戈的水东军大破安邦彦。水西大军爆发营啸,失去了指挥。
明军和水东军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就斩杀水西叛军两万多人,剩下的一万多人投降,再次酣畅淋漓的大获全胜。
而且这一次,明军的伤亡更小,居然只有三百余人,阵亡者更是只有百人。
转眼之间,水西赖以割据千年的精兵强将,几乎一朝尽丧。
留守水西的只剩下数千弱兵,根本无力保住水西基业了。
西南爨家两大诸侯,向来同气连枝、沆瀣一气,在西南纵横捭阖、闭门自大。如今起兵叛乱不过旬月之间,就被朱寅干净利落的镇压,各自面临灭亡之危。
两家造反的九万猓猡精兵,六万被斩杀,首级堆积如山的砌为京观。剩下的三万,成为明军的俘虏。
原本堪称强大的爨家土司,武力已废。
朱寅大胜之后,满心庆幸、一身后怕的宋万化,带着弟弟宋万春等水东将军,捧着兵册、印信、令箭,战战兢兢的来到明军大营,恭恭敬敬的来到朱寅那插着日月星斗大纛的帅帐前,跪下叩首,高声道:
“卑职、小的、罪臣、大明贵州宣慰司同知、宣武将军宋万化,求见摄政太傅麾下!负荆请罪啊!”
他刚刚跪下,一个爽朗的大笑声就从帐中传来。
“哈哈哈!将军无需多礼!客气了!”
接着两个亲兵掀开幕帘,随即一个身穿华丽盔甲的贵人就迎出大帐,一把扶起宋万化道:
“将军免礼!你也算朝廷功臣,谈何罪臣!请起!请入内叙话!”
“今见将军,如见故人!我得将军相助,西南可定也!”
宋万化闻言,一颗忐忑无比的心总算放下,这才抬头打量大名鼎鼎的摄政太傅、稚虎先生。
但见这位年仅十九的大明摄政,风姿卓然、面如冠玉,一双朗星般的眼眸神采奕奕,清逸出尘之感扑面而来。虽然年轻的不像话,那种久居上位的气势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举手投足之间挥斥方遒、不怒自威。
可他满面春风、笑容和煦,让人忍不住心生亲近之余,又亲而难犯。
明明近在咫尺,可是给宋万化的感觉却又远在天涯,似乎是古代的绝世英杰从史书中走出,活生生的出现在自己面前,本不存在此方人间。
宋万化也是阅人无数了,见过不少英雄人物。可是直到今日亲眼见到朱寅,他才知道什么是天人之姿,什么是那种略不世出的应运之人。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更甚闻名!
江宁朱稚虎,诚天下英雄也!
此时见到朱寅,宋万化不禁为之倾倒,对自己的临阵反正更是庆幸万分,更为之前随奢、安二人起兵造反感到后怕不已。
宋万化憨厚的脸露出受宠若惊的笑容,抱拳道:“末将惭愧万分,蒙太傅不弃,惶恐无地呀!太傅请!”
他跟着朱寅进入大帐,只见大帐里面甲衣辉煌,都是明军将领。其中仅次于帅位的是个熟人:杨应龙。
杨应龙看见宋万化,笑道:“老宋,你莫非是早和太傅有谋,假意响应叛贼,行以临阵倒戈之计也?”
这话当然有些讥讽。
宋万化的脸皮也很厚,故意诧异道:“老杨你如何得知?此乃太傅之妙计也。可笑奢、安一直蒙在鼓里,浑然不知被太傅玩弄于股掌之中,米粒之珠也放光华,不自量力螳臂当车,又焉能不败?我窃为鼠辈汗颜啊。”
“你…”杨应龙没想到,宋万化居然老实不客气的受了,借机说这是太傅妙计,他就是太傅布置的后手。
此人貌似忠厚,其实狡诈啊。难怪安邦彦会被他狠狠捅了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