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宗王如囚无自由,中尉如丐无钱财。

当然,必须先干掉顾秉谦父子。

顾秉谦虽然是个科举失败后为藏巴汗效力的大汉奸,可他的确是个很厉害的人才。此人在吐蕃仅仅八年,就帮助原本只占据小半个吐蕃的藏巴汗,统一了高原诸部,重建了大吐蕃国。

历史真是吊诡,后金没有了,却出来一个后吐蕃国。

在顾秉谦的八年辅佐下,后吐蕃国的疆域,西到大、小勃律(克什米尔),东到大金川,北到昆仑山,南到帕竹(不丹)。属民百余万,骑兵十余万。赫然一强国。

如今,顾秉谦更是怂恿赞普攻占川蜀,争霸中原。

这个后吐蕃王朝,是一定要攻灭的。高原不需要倒行逆施、野蛮愚昧的农奴制度,更不能割据自大。

可是灭掉后吐蕃王朝之后,朝廷怎么治理?

吐蕃法理上属于大明,名义上本就是大明疆域。只是宣德以前还有一定力度的羁縻统治。宣德之后,却是逐渐失去了对吐蕃的控制,明中期之后连羁縻统治都丧失了。

高原是个很特殊的地方,中央朝廷很难像对汉地那样治理。即便在高度发达的后世,治理模式也不同于内地行省,何况落后的古代?

所谓汉藏同源,吐蕃人和汉人共祖,也是诸夏一脉,总要给他们生存空间。

最科学的方式,当然是上层贵族相互联姻,逐渐汉化,用吐蕃贵族和朝廷流官联合治理,让朝廷对吐蕃的控制力度和强度超过羁縻统治,成为大明的真正疆土。

清朝的法子是扶持、利用密宗来控制高原。可密宗又是汉化的天然障碍,有密宗的强大影响,汉化难度极大。

大明不能扶持密宗势力,但有更好的法子:通婚、教育、科举。

满清搞出一代代的活佛转世,大明就搞出一代代的世俗藩王。

没错,就是用世俗藩王取代密教活佛!

大明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藩王,就是治理高原的第一步。以后朝廷封宗室女子为公主,代代嫁给吐蕃世子。每一代吐蕃王妃都必须姓朱。同时,吐蕃郡主必须嫁给汉家贵族为妻。

朱寅想到这里,忽然试探着笑道:“淑宁母族是羌人,有没有想过嫁给羌人呢?”

如果蜀王父女连羌人都不考虑,那就更难考虑遥远的吐蕃了。

朱宣圻道:“我如今已经不在意是不是羌人了,就算夷人土司,只要是高门,也不是不行。可是就连土司,都不愿意和王府联姻,他们倒不是因为天足,是担心朝廷猜忌。”

他想想都头疼。淑宁不但一双大脚,而且性子全无温良贤淑,和她的封号截然相反。女红、烹饪一概不会,只爱和她母亲一样骑马射猎。

她这名声早就传扬开去,像样的汉人家族无人愿娶。总不能嫁给贩夫走卒、乡野村夫吧?

若是土司贵族,倒不是不行。可是这种联姻又犯朝廷忌讳,礼部也不会同意。搞得不好就是图谋不轨的罪名。

难呐。

朱寅闻言,顿时心中有数。

听蜀王的语气,若是朝廷同意,就算淑宁嫁给吐蕃太子,他也会同意。

知道了蜀王的底线,朱寅就做出了决定。

他打算将淑宁带回去,在身边亲自教导两年,打磨成才,到时再封为公主,下嫁吐蕃王,帮大明控制吐蕃,将高原彻底纳入版图!

虎牙密报,旺布太子痴迷汉学,人品端方,心向中原王化,甚至对父王、老师夺取四川的野心很是不满,认为是挑起战乱,为吐蕃人招灾惹祸。

起码根据虎牙的分析,旺布太子是个很不错的贵族少年,也算是淑宁的良配吧。

蜀王忽然瞪着淑女郡主,“你脸皮怎么这么厚?老夫和李王兄提到你的婚事,你还好意思坐在这里听?出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