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入成都赋诗锦官城,见蜀王论辈存心

巡按李时华道:“夕阳西下,城中已经备好酒宴,为太傅接风洗尘,庆祝大捷。还请太傅入城,主持大局。”

朱寅当然要入城,进一步宣示南朝对四川的主权,淡化北朝对四川的影响。

但他入城之前,还做了几件事。

一是下令解救被叛军囚禁的数万汉人苦力,以及数百汉家女子。

二是立刻焚烧叛军尸体,掩埋明军阵亡将士尸体。

三是让宁清尘的军医营,给受伤将士治疗。

四是将所有缴获登记造册,除了战马和战象,还有骡马三万余头、粮食七万多石、草料十五万束、叛军劫掠的金银二十八万两、彝刀三万多柄、食盐一千六百石。

五是带着小黑去叛军大营,在昭觉寺奢崇明的大帐,找到奢崇明用过的衣物、被褥,让小黑完成目标气味采集。

做完了这些,天也快黑了。朱寅令大军在城外修整,再让靖海军接管城门,这才带着主要将领、幕僚、清尘、小黑等人入城。

入城之后,但见繁华似烟的锦官城华灯初上、璀璨迷离,尽显天府之国的旖旎气象。好个红尘如醉的西南古都、物华天宝的华夏名城!

朱寅骑马观赏城中夜色,只觉身入梦境一般。若说风烟绮丽、十里秦淮的南京是个知书达理的优雅淑女,那么成都就是个飒爽多情的神秘巫娘。

成都的夜景,别有一种巴山蜀水的独特风情。华夏之风固然浓烈如酒,可那灯影华光之中的楼阁、桥亭、街巷、坊市、戏台,却又蕴藉着一丝缱绻清幽的古蜀遗风。

并辔而行的杨应龙笑道:“稚虎兄可是第一次来成都?这锦官城可是名不虚传啊。”

这位堂堂的播州之主,体贴的当起了导游,热心的为换帖兄弟介绍道:

“那最高处的楼阁,乃是蜀王府后苑的煤山戏台…那是金水街灯市,两里灯街悬挂九种灯笼三千盏…那是唐朝杨贵妃修建的大慈寺,寺前广场有说书、唱戏、相扑,夜夜热闹非凡啊。还有城隍庙会,也是极其热闹,天天搭台变脸唱戏…”

朱寅点头道:“果然不愧是锦官城,西南文物风流、人间富庶之乡,莫过此间啊。”

果然成都就是成都。不管古代还是后世,宝地还是宝地。

朱寅不禁诗意突发,忍不住缓辔吟道:

昼拔叛旗昭觉寺。

夜观梦影锦官城。

走马遥听煤山戏,

缓辔闲看金水灯。

杨应龙笑道:“稚虎兄指挥若定,羽扇纶巾,谈笑间歼灭叛军于反掌之间,这才能保住这一城倾世繁华啊。稚虎兄这首诗,胸臆豪气清正,可谓英雄勃发之语也。”

跟在他身后的杨可栋暗暗好笑,心道:“父亲向来目空一切,为何见到太傅之后,变得这么小意柔媚了?”

众人跟着王继光等人过了灯影华美的金水街,经过蜀王府前的牌坊时,只见一队王府仪仗停在那里,簇拥着一位服饰辉煌的王者,正是蜀王。

“哈哈!”蜀王大笑两声,“王相公,本府有个不情之请,你们明日再宴请太傅如何?本府想请太傅入府一叙,聊表对皇上的忠心。”

“这…”王继光眉头一皱,只能看向朱寅。

按道理,蜀王地位最尊贵。可是蜀王并无权柄,按制不能随便结交大臣,尤其是不该结交朱寅这种权臣。

可是眼下是什么情势?是不是犯忌讳,摄政太傅说了才算。

朱寅下马笑道:“既然王爷纡尊相请,下官岂敢拒绝王命?那便先入王府拜谒,明日再和本省贤达相聚。”

王继光也知道,蜀王既然主动开口,那肯定是要让着蜀王了。至于酒宴,明日再办不迟,反而更加从容,准备更加充分。

“如此,下官等便先行告退了。太傅请!”

王继光等人很是识趣,当下一一告辞离去。他们不知道蜀王要和朱寅说什么,但肯定非同寻常。蜀王朱宣圻是个很有分寸的贤王,无事不会故弄玄虚。

当下朱寅带着兰察、红缨等护卫,以及清尘等人跟着蜀王进入富丽堂皇、气势恢宏的蜀王府。

蜀王带着朱寅来到礼仪等级最高的堂:存心堂。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