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明旗惊妖氛,知是王师来

第 明旗惊妖氛,知是王师来

奢崇明八月初正式起兵造反,九月初八就杀到成都。只用了三十六天。

奢崇明为了快速攻下成都,没有携带太多粮草,沿着沱江北上之时,一路劫掠汉人粮食、人畜。

杀戮惨重,罪恶累累。

从奢崇明的老巢永宁宣抚司,到四川省府成都,虽然距离只有九百里,但途中有很多关隘、烽燧、军堡。

并非无兵把守那样畅通无阻,很多地方都是易守难攻,还有炮台、江防。

若是守军给力,完全可以凭借关隘,抵挡奢崇明好几个月。

然而短短一个多月的工夫,奢崇明就渡过长江,攻下泸州、内江,沿沱江北上,连下雪山关、普市隘、麻塘险隘、凌霄关、江门峡关、龙泉驿,破关斩隘的杀到成都城外,席卷川南,兵威如虎!

坚持最久的凌霄关,也只守了短短五天。

明军永宁卫、赤水卫、建武所等卫所的明军,纷纷溃败。

四川明军战力大多孱弱,哪里能挡得住奢崇明的四五万如狼似虎的猓猡精兵?连战连败之下一路北逃,一直逃入成都城。

好在,这些明军的抵抗也不是全无作用,虽然伤亡万余,溃散万余,却是迟滞了叛军的进攻速度,为成都多争取了大半个月的准备。

否则,奢崇明根本不需要一个月,只要十余天就能兵临城下。

等到黑彝大军气势汹汹的兵临城下,成都总算加固了城墙,挖深了壕沟,纠集了成都三卫、四川总兵的两三万残兵,又征发了三万城中青壮,协助守城。

按理说,成都是西南大城重镇,墙高濠深,城中人口二十万,兵马两三万,还有三万青壮协防,怎么也不应该畏惧几万猓猡大军。

然而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因为蜀人都知道,奢家的猓猡兵有多彪悍。

传闻猓猡兵身披藤甲,脚穿藤鞋,手持淬毒的兵器和藤甲盾,翻山越岭、攀登岩壁像猿猴一般如履平地,而且不怕疼痛,悍不畏死,性情也喜怒无常、十分暴躁,还爱吃人肉。

传言当然是夸张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猓猡兵很强,很凶。

官军打不过!

此时,一轮初升的太阳升起,四五万黑彝大军,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吆喝声,潮水般缓缓逼近城池,彪悍狂野的气息,挟卷着漫漫烟尘弥漫开来。

加上被俘虏的数万汉人青壮以及大量骡马,简直是漫山遍野,铺天盖地而来。

猓猡兵特有的、镰刀般的细长刀刃,在阳光下的烟尘中,隐隐闪烁出一片阴森的寒光。

八千猓猡骑兵的战马,发出雷鸣般的马蹄声,混合着战马嘶鸣的声音,惊天动地。

奢氏的猓猡骑兵,是西南诸部之中,最强大的一支骑兵了。因为永宁宣抚司有自己的草原牧场,而且草种很肥,养出来的马胜过矮小的滇马。

而最令守军感到悚然的,是敌军阵前的三百头战象,一只只战象卷起令人惊惧的鼻子,仰天长啸,声震长空。

其中一个战象之上,插着一根绣着黑色猛虎的大旗,上面还有一行不认识的彝文大字。

这一行彝文大字,若是翻译过来,其实就是:“黑彝大摩史(大祭司)、梁王、黑虎之主,奢。”

大纛之下,是一辆高高的巢车,被一头大象拉着前进。高车之上,端坐着一个身穿左衽九虎黑袍、头带雉羽插孔贴金水牛角冠的鹰鼻大汉,年纪三十四五,面色黧黑,目光锐利。

此人就是威震诸部,号称“西南之虎”的奢崇明。

奢崇明率领黑彝大军逼近成都,看着城头上的明军大旗,目中露出一丝轻蔑的冷笑。

这一路北上,仅仅三十六天,就攻下五个城池,大小关隘十三个,可谓势如破竹,如有神助。

虽然是因为大梁勇士善战,却也因为明军懦弱无能,不堪一击!

奢崇明神色漠然的举起黑虎令旗,下达暂停前进、驱赶汉人俘虏担土填充壕沟的命令。

这一个多月,猓猡大军杀戮惨重,不但抢了近十万石粮草,还俘虏了数万汉人青壮,用来当苦力运输粮草。

眼下到了成都城下,又驱赶这数万汉人青壮来挖土填平壕沟,辅助攻城。

用意十分恶毒阴险。

“呜呜呜——”一声令下,猓猡大军的各级官长,立刻操着粗犷的彝语,喝令俘虏在大军两边挖土,然后又驱赶他他们担土填沟。

不把沟填平,攻城就很难。

整个南城之外,人山人海,乱糟糟的一片。知道的明白这是攻城准备,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修建什么工程呢。

雄伟的成都城,在城外铺天盖地般的大军衬映下,竟然变得有点渺小起来。

城头的四川百官,眼见猓猡大军如此气势,都是头皮发麻,冷汗直冒,对成都的防守更没有信心了。

包括四川巡抚王继光、巡按御史李时华、左布政使周思敬、按察使张文耀、都指挥使高折枝、四川总兵刘承嗣。

平心而论,他们都不是庸才。可他们仍然对守住成都信心不足。不仅仅是因为奢崇明兵强马壮,己方精兵太少,也因为缺乏钱粮。

他们没有足够的钱粮犒赏激励将士,甚至这两万多残兵,已经欠饷四个月了。

守军本就战力羸弱,不敢野战。如今没有军饷,士气就更不堪问了。

之前朝廷为了镇压朱帅锌,在关中大练新军,因为钱粮不足,调集了四川藩库的库藏,加上邱乘云横征暴敛,本省至今没有补齐藩库的亏空。

眼下奢崇明叛乱又太突然,本省根本来不及征调足够的钱粮充作军饷军粮。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