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采薇的信

“先生的意思是说,假若他们猜出这是我们故意诱导他们水淹安州,就会反过来也将计就计?”

“我们预判倭寇的预判,倭寇就预判我们的预判?”

说到这里,他觉得越来越有意思了。

徐渭点头道:“主公真是聪明过人。在下担心的正是这一点。设若他们也反过来将计就计,那一定猜出我军的企图。”

“到那时,我军以为他们上当,结果最后上当的反而是我们自己啊。真要那样,岂不可笑?”

朱寅呵呵一笑,亲手给徐渭斟茶,“此事,正是今日请先生来的目的。我与先生是忘年之交,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我刚要谈到此事,先生就自己提出来了。”

徐渭神色一松,“大将军也知道了?”

朱寅颔首,“不是大将军知道,是此事本就是大将军专门提醒的我。姜是老的辣啊。我本来也觉得有点不对。”

“就在不久前,大将军还说,应该设法应对倭寇的将计就计。大将军说,倭寇的特点是,顺风顺水时狂妄无比。一旦遇到挫折,立刻又会谨慎多疑。”

“眼下倭寇已经吃了大亏,不可能再像之前那么狂妄自大了。他们就算想起水淹安州的计策,一旦真要执行,必然也会反复思量,迟早会想到这可能是我军设下的陷阱,迟早会想到我军在温泉驿扎营,就是为了诱导他们水淹安州。”

徐渭笑道:“原来都想到了,还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朱寅道:“所以,我立刻叫你来,就是合计合计,若是倭寇预判了我们的预判,反过来将计就计,我们该如何应对?”

说到这里他语气一冷,“我要的是一击致命!要用最小的代价,歼灭八万倭寇大军!”

“好!”一个苍劲浑厚的声音响起,身材魁梧的银发老将昂然而入。

朱寅立即站起来,“义父来的正好。”

没有外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当然会称呼戚继光为义父。

戚继光大马金刀的坐下来,虎目炯炯的看着徐渭,朗然说道:“文长兄,你素来足智多谋,最擅长料敌于先,当年在襄懋公帐下,屡有奇谋妙计。今日想必已胸有成竹了?”

“好你个戚元敬。”徐渭抚须摇头,“你少给我戴高帽。你明明自己有了主意,偏还要我献策。要是和你想的一样,你才采纳。是也不是?”

“呵呵!”朱寅也笑了,一边斟茶一边说道:“之前义父说的是,若是咱们三人想的一块去了,那才是万全之策。这一仗打赢不难,可要赢得漂亮却又不易。今日咱们喝完这壶茶,就定下此战方略!”

说完一摆手,慕容狗蛋立刻捧来一个小小的沙盘,放在茶案上。

沙盘十分简单,上面的地形只有安州城、妙香山、清川江、肃川,再加上日军大营所在的肃川古城。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