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觐见天子

不过,众人也不奇怪。朝中主和派本就不少,谈判也是朝廷的策略之一。朱寅转变态度成为主和派,其实很正常。

……

万历二十年九月二十九,天子正式下诏使团出使日本,诏令十月初一启程出发。

诏书一下,就再也没有任何变动了。朱寅出使已成定局。

朱寅等人早就准备就绪,只等启程日期了。

九月三十大早,出发前一天,朱寅终于等到了皇帝召见自己的谕旨!

“谕兵部右侍郎、太子太保朱寅,本日午时八刻,乾清宫觐见召对。此谕!”

接到召见谕旨后,朱寅毫不意外。

虎牙的情报显示,皇帝之前就想破天荒的召见他一次,谁知一直拖到今天。

不容易啊。

拜金帝这个死宅男,终于召见自己了。

……

接到召见旨意后,朱寅先去吏部取了入宫觐见的朱批勘合。

接着又去了鸿胪寺,在入宫谕令的名称下打圈、备案。之后又有鸿胪寺官员演习面圣的礼仪。

这还没完,朱寅同时还写了入见的奏本,表示奉旨觐见。

同时,还给兵部和内阁分别上了呈文,说自己某日某时入宫觐见。

这是万历朝新立的规矩,凡文官入宫,不但需经吏部、鸿胪寺两衙门双勘,还要上奏请见。若是武官,还要兵部勘合备案。

这其实是复杂化了觐见手续,显示出万历不愿意接见外臣的心思。

在各部门忙了一上午,走完了这些繁琐的手续,朱寅才于午时三刻,身穿蟒袍赐服,乘轿来到午门。

呵呵,要见到拜金帝的龙颜,还真是不容易啊。

他在左掖门前摸出象牙腰牌和召见勘合,交给守卫宫门的值日官。负责的值日宦官虽然认识朱寅,却还是接过“文字号“的阴刻篆文牙牌,核对吏部朱批的勘合。

朱寅按照规矩,从袖中取出一两重的金锞子,笑道:“中贵人辛苦了。”

这是上百年的规矩了,名曰“路票”。从午门到云台,一共五道宫门,凡入宫觐见的外臣和命妇,都要给钱买路,所以被称为路票。

不给行不行?当然行。

可是守门的值日官就会故意刁难,各种检查不说,还会故意带错路,将你带到不该去的地方。

所以,哪怕是朱寅这种名满天下的少年新贵,也只能老老实实给钱买“路票”,不敢得罪这些没卵子的宫中大爷。

“先生走好!”午门值日官受收到金子,立刻眉开眼笑、点头哈腰的挥手放行。

四名都知监的奉事宦官在前引路,朱寅按制将牙牌换系腰间,跟着他们亦步亦趋的前进。

过了金水桥,到了皇极门,宫卫再次验过符牌,突然将鎏金的磁铁在他官帽和身上一贴,见没有吸附方才点头。

朱寅又主动脱下官帽,转过身子,以示没有兵器。

这是磁石验铁,检查入宫者有没有携带铁器利刃。当然,如果入宫者携带铜器、金银器作为兵器,也很难隐迹藏形。

走完这道程序,朱寅又取出一两金锞子的“路票”。

这才两道门,还有三道门需要“路票”,这就是雁过拔毛。

“文官自西庑入!“引路宦官的尖嗓声音响起,引着朱寅从西庑进入。

接下来,又是中极门、建极门,然后才过了三大殿,进入更加戒备森严的乾清门。

这就是所谓的云台了。

实际上,皇帝召见大臣,按道理是在外朝文华殿,或者三大殿之一的建极殿,而不应该在乾清宫。

因为乾清宫是后宫,也是皇帝的寝宫,外臣很少进入。

可因为皇帝懒惰,不想出后宫,也就直接召朱寅进入乾清宫觐见了。

朱寅刚过了乾清门,忽听前方引路宦官唱喝道:“贵人驾到,面壁回避!”。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