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案是御前管事太监,出自权势仅次於司礼监的御马监,並非司礼监的人。
大佬们不下令拉架,那些校尉和小宦官,又如何敢上前制止清贵无比的文臣老爷?
朝鲜、安南、暹罗等外藩使臣,以及蒙古、女真等內藩使臣,此时也开了眼界,第一次知道原来温文尔雅的大明文官,朝斗起来居然这么生猛。
王锡爵急了,也怕高案真被打死。他正要下令锦衣校尉动手,忽然一个清稚的声音高声道: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住手!”
“诸位都是皇明忠臣,父皇多有倚重,还请诸公高抬贵手!”
朱寅看到乖徒儿按照自己的授意再次出头,不禁微微一笑,大声道:
“诸位!殿下钧旨!快快罢手!”
围攻高案的大臣们,这才会心的一笑,暗中都为这对师徒点个讚,一起停手。
袁可立更是趁机说道:“殿下宅心仁厚,臣谨奉钧旨!”
参与动手的文臣们一起拱手,十分配合的说道“殿下宅心仁厚,真是国家之福。既然殿下有了钧旨,我等安敢违背?臣等谨遵殿下钧旨!”
此时,高案已经被打的半死,尿都打出来了,帽子、靴子都被打掉。然而他还有意识,知道是皇长子下令救了自己。
朱常洛则很是紧张,可是想到先生的话,他顿时自信了很多,整个人都变得有些气势了。
他当下继续按照先生的授意,深吸一口气,不疾不徐的叉手行礼,对著群臣环环作揖,声音稚嫩的说道:
“常洛年少无知,寡才薄德,承蒙诸位相公殷切关怀,感念至深,不知所言。诸位都是父皇的忠臣,国家的栋樑,常洛敬仰如尊长。只是今日乃庆功吉日,还请诸位长者暂且放下公事,高高兴兴只管喝酒。”
群臣一起还礼道:“不敢当殿下礼!”
“惟愿殿下贵体安康!福寿安寧!”
朱常洛展开双臂,弯腰垂首道:“诸位长者免礼!常洛铭记在心!”
很多人见到朱常洛的风范,不禁对朱常洛好感大升。八成以上的朝臣都支持立皇长子为太子,此时看到朱常洛不卑不亢,有礼有节,都是十分欣慰,支持皇长子的信念更加坚定了。
太子-哦不,是皇长子,真有贤君之姿啊。將来若能继位大统,一定是皇明之福。
当然,他们也知道这是朱寅教导的好。对朱寅的评价也更上一层楼。
朱稚虎年仅十五,已有名臣之风、能臣之才。千古清官循吏,莫能先也。
朱寅眼见学生按照自己的吩咐,趁此良机大大收了一大波好感,这才如释重负的鬆了口气。
自己为学生涨声势的计划,超过预期的完成了。常洛这几年进步很大,今日配合的很完美啊。
首先,常洛成功的在群臣面前亮了相,不但让群臣都认识了他,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还彰显出皇长子的气度和风范。
如此一来,大多数本就支持常洛的大臣,就会更加坚定、更加有力的支持他。
更重要的是,经此一事,常洛会成为朝野高度关注的存在,他在宫中的处境会被群臣盯看,皇帝和郑贵妃就算对他下手也难了。
除非皇帝有魄力敢冒天下之大不,和百官决裂,清洗整个朝堂。否则的话,皇帝已经没有办法对长子下手了。
朱寅这一招,类似吕后和张良支持孝惠的计策,请出德高望重的商山四皓来为孝惠站台,阻止高帝废太子。
果然,高帝见到商山四皓支持太子,只能遗憾的对戚夫人哀嘆道:“鸿高飞,一举千里—横绝四海,可当奈何—”
虽然洛儿还不是太子,王恭妃更非吕后,可万历的魄力和手腕也远不如高帝。大明群臣代表的民意,也远超商山四皓。
这就是朱寅的“挟百官以制天子”!
今日之事,等於为自己的学生穿了一件盔甲,处境將大为好转。
然而朱常洛的想法却又是一番景象。
虽然他知道先生为他好,可是被先生教导了几年,他懂得了很多道理,知道了外面的广阔天地,也更厌恶当皇帝的冷漠父皇。
所以,虽然他今日贏得了群臣的好感,可是他不想当太子!
真的。
他不想当什么太子,更不想成为父皇那样的人,当大明的皇帝!
他只想像一个普通的富家子弟那样,在外面广阔的世界,无拘无束的活著,自由自在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