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人生意如何,忧愁如草多

戚继光笑道:“哮拜是老將,曾经也是屡立战功,他当然没有那么简单。他不是將计就计么?我军就偏偏无计!”

朱寅点头道:“果然还是大將军老辣,哮拜既然猜出我军准备以金城关为饵设伏,那我军就乾脆不设伏,让他浪费兵马。”

“大战在即,就请大將军布置吧。”

他是监军总督,只抓战略,战场之事可以不管,而是戚继光操刀。而且很多事其实他已经和戚继光商量好了。

戚继光早有定策,他对萧如薰说道:

“萧將军,金城关就交给你了。贼军两路来金城关,我军反而不设伏,让他们直接来打金城关。”

萧如薰站起来,“末將领命!”

李如松出言道:“可如此一来,金城关的压力就更大了,要面临两路贼军攻打。金城关位置低,城墙也不高,敌军可以在河岸山头居高临下攻击,其实並不好守。”

萧如熏神色淡定的说道:“让他们来。金城关的確不好守,可我有很多火器,敌军也就两万多人。就是一边守城,还要一边输送粮草,那就不容易了。”

戚继光想了想,“萧將军,你最少要守半个月,中间最少还要输出两次粮草,但是老夫只能给你八千兵马,不能再多了。”

减继光是百战名將,考虑的面面俱到。

根据贼军军情,明军必须分兵了。后方囤积粮草的金城关,由善於守城的萧如薰守卫金城关虽然是一个诱饵,却又绝对不容有失。否则的话,明军必败!

可大军要分出好几路,不能在金城关布置太多的兵力。

第二路兵马,由善於山地作战的秦良玉、陈琳、张炯统领,突袭贼军粮草重地瑞安堡这一路有两万人,任务不仅仅是攻下瑞安堡,还要切断贼军主力和瑞安堡的粮道。

第三路兵马,由熊廷弼、李如柏等人率领。

这路共一万人,西去祁连山东麓,守卫日月山口、冷龙岭山口、大斗拔谷三个山口,

挡住西海蒙古的援兵通道,让他们无法进入河西支援贼军。

第四路是戚继光和李如松统带的主力,共三万人,正面直攻凉州!

减继光布置完毕,当即命令眾將各自准备。

第二天大早,朱寅和戚继光在庄浪河谷举行祭,祭祀军旗、天地,杀了一个被俘的韃子斥候为祭品。

朱寅亲自宣读了祭的祭文,之后明军大营就各自分兵。

同日,朱寅、戚继光、李如松三人,率领三万步骑,缓缓拔营北上,顺著庄浪河谷,

逼近凉州!

三万明军漫山遍野般席捲,刀枪耀日,甲衣生寒,旌旗空,飞土扬尘。

几万头战马、骡马、骆驼刨著乾涸的土地,犹如雷霆滚动。

一辆四头牛牵引的巨大高车,载著號旗、战鼓,以及两桿三丈高的直幡式中军大。

一桿是白底黑字蓝边,上写:提督寧夏甘肃等处军务戚。

一桿是蓝底红字红边,上写:金都御史钦差总督五镇军务朱。

白髮老將戚少保站在高车之上,犹如一座石雕,神色冷峻的看著滚滚大军。

朱寅並没有站在高车上,而是骑著一头白色的骆驼,在亲兵的护卫下行军。

前后左右都是大军,车鳞,马萧萧,朱寅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安全感,以及激盪心怀的万丈豪情。

哪怕口鼻中满是灰尘,他此时也甘之如怡。

就在明军分兵北上的同时,凉州的贼军也动了。

这天刚蒙蒙亮,十里连营就响起萨满鼓声和海螺號声。

凉州城头的灯笼如將熄的炭火,在晨风中摇曳,忽明忽暗。

人马轰隆声中,大队大队的蒙古骑兵和汉军出营列阵,黑压压的排出去数里,气势惊人。

“轰轰轰一”

三声號炮轰响,城门大开,鬚髮皆白的哮拜,率领大批將领,呼啦啦的登上南城郊外的高台。

高台上血跡未乾,旗杆上悬掛著几颗人头,正是之前拒不投降的朝廷官员。

哮拜按照蒙古人出征的习俗,抓起祭祀用的黑驼颅骨,將马奶酒泼向绘著苍狼白鹿的军旗,然后將鲜血擦到自己的脸上。

真相等人也用血跡涂抹自己的脸,一个个满面挣。

真相军中的喇嘛们,打著法器又蹦又跳的狂舞不已,口中念叻著神秘晦涩的密宗经文。

高台之上的铜盘里,还烧著一块马的琵琶骨。

“啪啪”脆响声中,琵琶骨终於被烧出了裂纹。

在蒙古人和女真人看来,烧琵琶骨比汉人烧乌龟壳更灵验。

“太师。”一个蒙古萨满上前,“琵琶骨上面的裂纹显示,今天就是出兵的吉日,最吉利的方向,就是南方。”

哮拜点点头,张开双臂仰望天空,大声说道:

“无所不能的长生天!战无不胜的成吉思汗!还有大明太祖皇帝!请保佑我们旗开得胜吧!”

他投靠明朝几十年,还是老一辈的蒙古人,並没有信奉喇嘛教,所以他的口號仍然是长生天,不是佛爷。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