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相公真神人也!」

“诸位將士!等我父王登基为帝,诸位皆有封赏!寧夏、甘凉,有很多军民心向庆府!若在甘凉称帝建国,民心必然归附,事情大有可为!凉州易守难攻,实为王霸之基!”

“退一万步,就算我们打不下甘凉,也可去西域建国!听说那里也有水草丰茂、物阜民丰的好地方!也曾是汉唐故地!有商人告诉我,那里互不统属,相互征战,肯定不是我们的敌手!我们横竖有退路!”

“总之,进可席捲关中,爭霸天下,退可割据西域,自成一国,人人皆有庄园、奴隶!”

不少被汉化的叛军將土,听到这里忍不住下拜。

“太子殿下!”

“大明汗!万岁!万岁!”

哱拜忍不住哈哈大笑:“好好好!这才是太子殿下的豪迈之气啊!不愧是明太祖的子孙!”

“传令,给陛下披上黄袍,今日就拥护陛下称帝!”

“等到陛下称帝,或许就有人来投奔了。”

很快,庆王就被赶鸭子上架般,被哱拜等於拥到星湖海边上的高坡,简单的祭告天地和太祖,然后三千多人一起行即拜礼。

当晚,星湖海畔一片欢腾,呼声动天。

庆王在叛军的安排下,封哱拜为蒙古人最喜欢当的太师,封哱拜之子哮承恩为冠军侯、驃骑大將军。其他蒙古诸將,皆有封赏。

然后封王妃为皇后,世子为太子。

哱拜连夜派人去周围传,说庆王已经称帝,愿意投靠的,儘快来投。

万历二十年四月二十,庆王在贺兰山下的星湖海称帝。

消息传出,在附**虏千户所军屯的上千军户连夜来投。这些军户就是军官的奴隶,早就忍无可忍。此时听到庆王称帝,毫不犹豫就来跟隨。

整个天下,都將被庆王称帝震动。很多对朝廷不满的人,都会暗中前往西北,投奔庆王!

“什么?庆王称帝?!

得到消息的朱寅,终於听到了最不想听的事情。

从哱拜带走庆王的那一刻起,朱寅就隱隱担心哱拜会立庆王为帝。

那意味看,他作为明军统师,就必须要消灭庆王,给朝廷一个交代。

灭了庆王,就是大功在手。若是灭不了庆王,他不但没有功劳,还可能被治罪,贬官是最轻的。

李如松等人也都是神色难看。庆王称帝是天下大事,要是不能儘快消灭称帝的庆王,他们都是罪无可缩!

从监军到將领,都会追责!

“主公,”商阳低声说道,手中摺扇一合,“事不宜迟,请主公立刻上奏,就说哱拜早有立庆王为帝之心,此次王师前来,哱拜挟庆王仓皇逃走,

仍然不忘立庆王为偽帝—"

朱寅听的连连点头,不禁夸讚道:“昼明不愧是当年浙直总督的幕僚,

深知朝堂情弊啊。有昼明在,吾无忧矣。”

“还请昼明兄立刻为我起草奏疏。”

“好。”商阳立刻为朱寅草擬题本。

朱寅都有点自闭了。好好的寧夏之乱,搞出个庆王称帝,全乱套了,全变了!

情报也不是万能的啊。

果然,歷史不是自己能玩弄的!

搞不好,自己会栽在西北,再也爬不起来。

朱寅的奏疏写完之后,还將奏疏的內容告诉李如松等人。

李如松也赶紧上奏。

隱藏的意思都是:哱拜立庆王为帝早有图谋!绝非被逼之下的临时起意奏疏写完之后,朱寅亲自下令:“盖我钦差关防!速速將军情送到提塘处,让塘官尽出塘马六百里加急!京城、大同、凉州、延绥、甘肃,塘报都要送到!”

按制,六百里加急只能用来传送最紧急的军情、大事。

庆王称帝这么大的事,当然要用最快的塘报。

朱寅写奏疏的同时,虎牙特务们也赶紧行动起来,去寧夏城製造哱拜早就想立庆王为帝的证据。

朝廷拿到这些证据,就会坚定的认定:哱拜一开始就想立庆王为帝,造反的主要目的就是拥立庆王,希图拥立大功。

朱寅和商阳这么干也是无奈。因为他们很清楚万历和那些大臣的尿性:

凡事喜欢找人背锅,屁大的事都担不起,鸡蛋里挑骨头,谁做谁错。

倘若不这么干,朝中就会有人认为,哱拜之所以能立庆王为帝,是因为自己剿杀不力,追击失利,给了叛军机会,逼的叛军搞出拥立庆王的把戏。

那么自己就要背黑锅!有功变成有过!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